周大姑娘容貌惊为天人,温柔娴静,又是官家之后,堪为秀女人选。
周大姑娘被大皇子一眼相中,不顾庆帝反对,要立为侧妃。
大皇子妃因为大皇子对周大姑娘的喜爱,对周大姑娘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入府一年就怀了身孕,庆帝那个时候把三皇子徒磊养在身边,脾气柔软了许多,又听到大儿子的后院喜讯,觉得是个好势头,对周大姑娘的印象改观了不少。
大皇子妃知道周大姑娘地位稳住,心也跟着乱起来,因为她的嫡长子是个药罐子,弱不禁风,恐怕继承不了家业。
就在周侧妃有身孕五个月的时候,大皇子带兵出征了,最糟糕的是一去不复返。
周侧妃早就防备着善妒又手段狠辣的大皇子妃伤害她们母子,千辛万苦瞒天过海,才隐瞒了孩子的性别消息。
周侧妃心知娘家势单力薄,为了护住自己与大皇子的遗孤,她决定干一回大事,狸猫换太子。
恰好周二姑娘与作为上门女婿的二姑爷在那个时间也生了一个小孩,确是一个安安静静的女孩子,乖得不行。
由于二姑爷孤儿,没有七大姨八大姑的亲戚打扰,这个孩子的满月酒一直没有摆,连是男是女外界人也不知道。
周二姑娘难产不久于人世,二姑爷也同样多灾多病,天生体弱多病,听到有了后代惊喜过度,一病不起,幸好他经常这样倒下,否则这个可怜的女孩一出生就要面临克父克母的不详灾难,名声扫地。
古代人思想封闭,女儿家一出生就丧父丧母,被大户人家视为不吉利,甚至还有破旧的五不娶,其中一点是丧父长子不取,意思是:如果你是家中长女,出嫁前母亲死了,你就嫁不出去。
若是生了个男娃娃,便是继后香灯的福气事。
这是双方得利的好计策。
周侧妃与妹妹商量后,找个好机会把孩子换了过来,还答应妹妹给自己的外甥女荣华富贵,船长大叔内疚帮不上两位姐姐,承诺过以后由船长大叔照顾大姐姐的儿子,也就是外甥周一俊。
大皇子和二皇子战死沙场,但也打得敌人屁滚尿流,闻风丧胆,他们是国之英雄,庆帝正是最怀念两个儿子的时候,加上那个时候把还未立为储君的两岁三皇子徒磊养在身边,庆帝父爱满满,心比较柔软的阶段,大皇子被庆帝追封为烈亲王,二皇子则被追封为燕亲王。
大皇子可以多一个女儿,却不可以多一个儿子,大皇子妃能容忍夫君的女人生女儿,却绝对不会让烈亲王府多一个男丁与自己的嫡长子争王位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