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一载,时值孟春。

正是山樱浪漫之际。

长安城内,从宫苑到民舍,几乎随处可见到这种可爱的花。

和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的人一样,这里的樱花也是多重多样的,既有原生品也有舶来物。但无论来自哪里,似乎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之上自由生长。

说道长安城内的樱花,就不得不提胜业坊中礼部尚书宅邸里的那棵垂枝樱花。那是一株从日本漂洋过海而来的稀有之物,其树苗是在开元十九年,由日本遣唐使带来长安城的进贡品。这树苗在历经数月到达长安城之后,经朱雀大街便直入了皇城之内。曾在官家面前大放过光彩,后又被赐予了当时极为受宠的武惠妃。

本以为,这便是这株稀有樱花的最终归宿。

不曾想,这一年的孟春祈谷祭祀期间,刚刚上任礼部尚书的郑克明偶遇了正在赏花的武惠妃。武惠妃正看着眼前开得正是娇艳的山樱,止不住的叹气。本来只是行礼之后便离开的郑尚书,却闻武惠妃独自喃喃道:“还是山樱美丽,应季而开。不似我园中的月季,迟迟未见动静。”

郑尚书立刻退了回来,道:“武惠妃此言差矣。山樱再美,终不及月季。”

武惠妃听闻转身问道:“如何不及?”

“山樱确实漂亮,但还是月季与武惠妃最相称。”郑尚书低头所说道:“世间都知,那月季才是花中之后。”

武惠妃听完郑尚书的一番话,瞬间露出了笑容。便又与郑尚书交谈了几句,笑道:“原来你就是那位新上任的礼部尚书,果然是个人才。”

便是这短短的几句话,武惠妃被哄得心情大悦,便将之前自己得的那株樱花树苗赏于了郑尚书。

“我只等着那月季盛开之时,这樱花便赏给你得了。”

于是,这一小株樱花树苗就这样,从武惠妃的后花园移去了郑尚书府中。

这一年,也正好是郑尚书喜得贵子之时。于是,便将这樱花的树苗种在了内堂,郑家大郎的房前。

转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那棵挺拔而立的垂枝樱花,与郑家大郎这位温文尔雅的公子一样,成为了这长安城中令人心之向往之物。

“可曾听闻?”今年开春之后,坊间便有人口口相传这样的话:“听说郑尚书家有妖怪出没,郑家大郎因此病得不轻,怕是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