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知行合医 王安炻 1247 字 2022-10-13

后十二年秋八月,直诣杭州,赴其所约。时天竺寺,山雨初晴,佛子已化为一牧童,李源等了十二个春秋的隔世之人,最后只留下一段诗词,便隐入山间: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肖行一看着碑文里等了三世的李源,竟有似曾相识的情愫于心里,盼而不得,求而无果。

有幸守得一世,可促膝夜话,自旦及昏。

有幸遇得二世,报君以笑,解前世之约。

有幸等得三世,莫问身前身后事,却回烟棹上瞿塘。

第一世的佛子奉行教法,在生死轮回,尚未觉悟时,如莲花般清洁,合和,三业清净,所做一切皆为众生。

李源便是众生之一,于佛子,众生求缘于佛,亲近于佛,佛便回应众生,许他两世之缘。

最后一世,佛子修行圆满,证得涅槃,赴十二年之约,为的已不是相守,放歌声于山间的牧童,度的李源解脱前世执念,是转世的佛陀对世人存大爱,慈悲救助,恩情无限。

佛教有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如今僧人已去,也不知佛法是否能使等了三世的李源体解大道,发无上心。

肖行一驻足良久,目光已从石碑文间处移开,游离在石边的杂草间,黯黯神思。

旁边谢安注意到肖行一低头锁眉的样子,再看到碑文,不由的感叹,这个孩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容易被这些细小的事物所影响。

会被文字影响的孩子不多见,自小谢安便留意的到,大部分时候行一就算想到什么也不会直接表述出来,他善于思考和内化事物,喜欢文字,但不喜与人交谈,有时候给行一一本书,他可以安安静静的在一天内看完,心境也随着书里的人物起起落落。

等很多天后偶尔聊起,才会发现这孩子内化了很多故事情节,有时偶尔崩出的话语会让谢安感叹肖行一一五一十的认真劲,得时不时的从他自己的小世界里给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