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在结尾的地方,简钒写着:给简秋和俞冬找一双鞋。

看到这个俞杨没忍住笑了。

简秋和俞冬的脚越来越大,原来的拖鞋已经挤不进去了。本来他们脚上有鳞片,不穿鞋也不会伤到脚,可是每次简秋都会落寞的盯着那双被他穿坏的男士凉拖。

俞杨低头去看简秋的脚,他的三根脚爪子上全都带有锋利的钩,脚骨又大,普通的鞋子挤不进去。相比之下俞冬的脚爪就要小巧很多,上面的钩也要圆润些,看上去没什么攻击力。

这时候俞杨居然在想俞冬的鞋子应该比简秋的鞋子好找。

拿着搜来的半包盐,俞杨她们换了地方。

为了增加搜东西的效率,她们决定找一间隐蔽的屋子作为临时据点,把找来的的东西全都堆放在这里,然后俞杨带着简秋,简钒带着俞冬分开找东西,傍晚就回到这个小屋里。

一天过去了,除了简钒给两个孩子找到的不少衣服,剩下的就是俞杨找到了的一个造型美观的黑色砂锅。

照这个速度下去,可能要多待几天了。

俞杨带着简秋去了城市的另外一边,那里的房子低矮错落,又散布在城市边缘,去的人应该少。俞杨抬头看见有不少人家的窗帘还好好的。

窗帘是她判断房间里有没有东西的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并不准确,这是逃难那几年同行的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教她的,女人的样子和名字俞杨已经记不得了。至于为什么要根据窗帘来决定哪家东西多,女人没说,因为她死了。她是第一个死在俞杨面前的人,她们只一起度过了三个月。

后来俞杨在走到绝路时总会不自觉的去找有窗帘的房子,有时候运气好,房子里有东西,有时候运气不好房子里就是丧尸。

看着摆在外面做饭用的桌子和那些破烂的电饭锅、电磁炉以及微波炉等电器,俞杨明白了这里是一片租房区。这些房子格局狭小,里面的东西堆的密密麻麻,找起来相当费力。正因为这样,给俞杨留下了不少能用的东西。

她找的累了就坐在一堆垃圾里用找来的剪指刀给自己剪脚指甲,手指甲长了可以用牙啃,脚指甲长了可就没法用牙啃了。

俞杨突然想到要是她没找到剪指刀,难道她以后跟简钒互相抱着对方的脚丫子啃脚指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