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
皇帝出殡这天, 京城大小寺庙、道观一齐敲响了钟声,以示哀敬。
钟声从早到晚, 一共响了整整一万下。
也就只有一国之君的皇帝, 才能享受到这个待遇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
丧礼过后, “下一任皇帝该由谁来当”就成了朝臣们热议的话题。
按理来说,宋琅作为皇太孙, 乃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皇帝驾崩,登基的就该是他才对。
但是皇帝去世之前, 并没留下遗诏指明要让他登位, 这就给了投机者机会, 那些人以宋琅“年岁太小、难堪重任”为由, 不同意皇位由他来坐。且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
朝堂上整天吵来吵去, 大体分为了四个党派。
一个,就是保皇党, 他们深谙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 只认金銮殿上的那只龙椅,谁坐在那张椅子上, 谁就是他们效忠的对象。反正哪边他们都不靠, 一心只服务于这个国家和百姓。
第二个, 皇太孙党,也就是支持宋琅的一拨人, 这些人比较注重名分和正统, 认为皇帝没了合该由皇太孙继位, 至于年岁太小?难堪重任?那有什么关系?他们这些大臣又不是吃干饭的。况且历史上又不是没出过少年天子。
第三个,就是瑞王党了。瑞王在形象管理以及舆论方面的工作做得很是到位,得了一个“才德兼备、礼贤下士、忧国忧民、仁心厚爱”的好名声。
更重要的是,他乃是长子,有着身份上的便利。不少大臣都觉得这位登基之后会是一代明君。
第四个,就是康王党了。若说瑞王俘获了文臣的心,那么能征善战、弓马娴熟、武艺超群的康王,就获得了众多武将的拥趸,其中,他的老丈人镇东大将军郭鹏乃是主要代表人物。
郭鹏在征伐东周的战役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手握数十万大军,可谓是位高权重。他的支持,非常极其的有力。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为啥?武力值不行啊。而康王有了郭鹏的鼎力支持,就握住了最大的一张王牌。
虽然他排行老二,在名分上不占优势,但只要手里握着这张牌,那么他就是皇位最有利的竞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