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实力么,董澜握了握拳,帝国两大将星,他从来不信自己会比英王差。

但是董澜不知道,英王他,开挂。

楚盛尽管放浪,每天的朝会还是去当傀儡的。奏折还是要去看一眼盖个印批个可的。

董澜关起门的机密情报他不知道,但大军动向战略决定,粮草运输,这些他统统知道呀。

他知道就等于林晨知道,林晨知道,那不就等于楚林知道么。

楚林本来就是名将,现在又开了挂,敌方动向不说了如指掌,也是洞若观火,一路节节胜利,士气高涨。

更可怕的是,因为天狗食日提前被当作预言说了出来,董澜的支持者也在动摇。楚盛前世所知的一些顺从了董澜的边军势力,这一世却倒向了英王。

不过他觉得可能也是因为这一世有英王。有些人还在英王手下打过仗,英王前世死于京中,这些人并不想白白送死,顺应了董澜的登基称帝。而这一世英王不但没死,还有望成为新皇,这些人自然想搏个从龙之功了。总比跟在董澜亲信屁股后面喝汤还得感恩戴德来得好。

最终,甚至出现了整个省城宣布跟随英王清君侧的事情,董澜大势已去。

楚林心中一片宁静。他不知道董澜最后会怎么做,会不会在临败之前先杀了自己泄愤。能做的他都做了,只可惜自己构思的戏曲可能再也没有面世的机会。

林晨作为导演,也真的没法控制这最后一幕戏。

英王大军兵临城下时,城中能跑的都已经跑了。董澜在城墙检查城防时有些恍惚,看着城下的旗号想,英王究竟和老天爷有什么亲戚关系?还是楚氏真的是天之子,连老天都帮他们。

他忽然意兴阑珊,生不起抵抗之心了。

作为天才的军事家,他很清楚战场上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不到最后一刻不能轻易言败。但同样,他也知道英王不会有多少疏漏,如今大局已定,就算他能取得小胜,甚至就算他城墙上射下一箭,让英王死于流矢,也改变不了大势。

他要如何做呢?

董澜身上的风流才子习性,在这落幕戏中起到了戏剧性的作用。

董澜回府,召来手下,令他们出城求和,条件是给众人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