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陆铭远倒是很平静,他能有什么办法,他还能不让其他商家跟着卖?这个世界可没有什么专利法之类的东西。

而这种结果可以说是在他意料之中。

就像他酒楼里推出的火锅,虽然一开始没人知道配方,他们一家卖的红红火火,可其他商家见状后,都立刻开始想法子要配方。

有想跟他谈价格正式来买的,被他拒绝了。也有从他店里的厨师伙计身上下手的,好在店里的人都是他当初细心挑选又签了相关契约的,终是没人把配方泄露出去。

但一条路不通就走另一条,从他们手里得不到配方,就自己寻找研究。大约在他当时卖火锅的一个月的时间过后,就有另一家酒楼也找到了辣椒这种东西,很快大部分的酒楼都学会了炒菜放辣椒。

不过其他人的模仿,在味道上始终比不过他家的。找到辣椒需要一段时间,找到其它调料还得花些功夫。所以虽然客人变少了,但也趋于稳定了,打下了名声和基础。

绸缎庄的生意变化和酒楼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比之前酒楼衰落的更快,因为衣服是买一件回去看两眼就可以做出一样的来,这个研究过程比找火锅配件简单多了。

这个时候,陆铭远叫方兰推出了在现在流行的齐胸襦裙上又加以改动的新样式。襦裙不是还得分个窄袖宽袖,交领和对襟之类的,要是再套个外褂还能有另一种视觉效果。

于是,铺子里的客人又增加了些,没过几日,其他铺子继续跟着模仿。这样一来二去的,客人时增时减,他依旧是不甚在意的态度。

他要的本来就不是一时的热闹,也没指望只靠几件新款衣服就真的一路特赚,在这个行业遥遥领先。他要的是在最后一切都稳定了的时候,他们还有生意可做,不至于被老铺子挤压得没办法,不至于被甩在后面就够了。

古代不比于现代,并不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各种因素加起来,做生意这种事还得一步一步来,一点一点进步。

跟之前在酒楼里一样,陆铭远不看古老传统的单式记账。他教给了方兰如何制作表格,如何写简单易懂的阿拉伯数字。

就那几个数字,方兰学得很快,同时在心底里又对她的东家表示了一把佩服。

用这种方式记账,真的是比以前她苦心学的那种简单明了,一眼看下去就能知道财物走向,收益变化,底下的人想贪点墨都不容易。

学以致用,方兰很快把数字用到了店里的其他地方。比如客人订做的衣服,来取的时候都是包装好的,为了好看也为了方便客人带走。

但如何区分哪件衣服是谁的,就得在包装上做标识,然后记录在册,等有人来拿东西时就对照取货。

方兰就是把这种标识从繁复的汉字换成了可以一笔而成的数字。本来一切都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但偶尔的时候,却出现了一点小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