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叔毕竟不是村里人,这亲朋好友就少了些,刘大婶便一家家的找过去,都是往常和家里交情比较好的,邀请成亲那日过去吃喜酒。
待刘大婶走后,丁岚倒是没忘自己当初和刘大婶答应的,说是等大壮成亲时,要送几个喜庆的灯笼过去。这事既然答应了,自然是要办到的。
丁岚思索着,既然是婚事,便打算送一对鸳鸯过去,主要是寓意好。想到这里,便也不再犹豫,把竹条准备好,当即动起手来。
只是有段时间没做,手法便有些生疏,最后还是丁巧过来帮了忙。
第二天,这一对鸳鸯灯笼就做好了,虽然略显肥硕,看着倒是挺喜庆的。
丁岚把灯笼送去刘大婶家,正好今日该布置新房了,现在送去正好。
刘大婶拿着那一对灯笼,很是惊喜。她没想到丁岚如今家大业大,却依然把曾经随口答应的一句话记在心里,还费心思做了两个如此精巧的玩意儿。
刘大婶心里很是感动,又拉着丁岚说了好长一段时间的体己话。只是儿子明日就要娶亲,家中杂事繁多,便也不好多留丁岚了。
丁岚和刘大婶告别之后,便沿路又去了一趟丁大娘家。如今薛嫂子的肚子也很大了,估摸着再过一两个月,这孩子就得生了。
丁守信前段时间做火炕,也赚了不少的钱。后来又跟着薛川一起护镖,往江南那边去了,也是想趁着孩子下地前,多赚一点银子。
丁大娘对薛嫂子的头一胎十分看重,已经不让她着手干任何活了。薛嫂子每日在家闲得发慌,待肚子稳了一点后,便时不时去村口处找丁岚说说话。
只是丁岚有时候也忙得停不下脚,薛嫂子便拿着针线,和丁巧一起做针线活,两人倒是也能聊一下午。
如今丁守信不在,薛嫂子也干不了什么活,地里的活便都得丁大娘一个人做。
院子的门大开着,这是丁大娘想的法子,就是怕薛嫂子自己一个人在家,万一要生了,喊一声隔壁的邻居就能听见。
也因为孕妇不能受寒,所以里面厢房的门都是关得紧紧的,丁岚一边进院子,一边喊道:“薛嫂子,在家吗?”
“在这里呢,进来吧!”薛嫂子听到声响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