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千珏这便坐了下来,“有位病人身患咳疾十余年,但近日里受了风寒,症状加重,并且入夜之后症状加重且间杂有喘息,许久才能平复。”

“此病人性别年龄几何?”

千珏顿了顿,答,“五十岁上下,男子。”

薛妙妙心中有数,面上并没表现出惊讶,“此症乃是受风肺寒之症,随着入冬症状必然会加重,可以先行食补,每日用虾蟹加上韭菜炖羹,饮用一碗可以滋补肺脏。”

千珏连忙拿笔记了下来,一副受益匪浅的模样,薛妙妙继续提点,“情绪对于病情恢复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病人可以在居室内种养一些花草,比如秋冬也可开花的梯牧草或者黄花茅,怡情养性是最好。”

千珏连连点头,觉得甚有道理,薛妙妙无心一问,“是谁托你问的?”

见他不愿回答,她微微一笑,“不需要你透露病人消息,只告诉我太医是谁就好,我心里得有个底儿。”

薛妙妙平时不苟言笑,本就是最妩媚的年纪,这温柔地一笑,自然是极好看的,千珏对着这般女子,心下放松警惕,只答了是孙太医。

对上了,孙太医正是去年从太医署退休的老郎中,医术稳当,秉性温和。

根据林霜打探来的消息,谢相为人谨慎,不用宫中的太医,专程请来退休的孙太医去府上诊病。

只不过,谢相机关算尽,也一定不会想到,他虽有咳疾多年,但这的所谓的“肺症”乃是由人精心策划的,神鬼不觉。

毕竟对于医理,他无法和薛妙妙旗鼓相当。以她的功底,做到极其逼真自然,亦并非难事。

千珏对于她的医术从来皆是佩服,便好奇地问,“臣熟读《千金方》、《杂症集》以及各类药点,并没有找到大人所说的方子,不知您读的是哪些医书,臣也好研习一番。”

薛妙妙似模似样地轻咳了一声,“《外伤金匮经注》,《百草纲目》等书上皆有记载。”

千珏仔细在脑海里搜索,十分疑惑,“这些臣仿佛没有听闻过…”

这都是薛妙妙自己编纂记录的内容,他当然不会知道。

但表面上薛妙妙正色道,“医学浩渺如烟海,古籍秘方繁多,谁又能够都知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