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能猜出了明瑄,肯定也早已猜出了明琇的身份。
明琇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小丑, 不,不止如此,还是一个以怨报德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小丑……心虚万分,一时不敢看他。
为什么不早些承认她就是许柔止呢?明琇确实从未将过去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视为一人, 除了寄生于她眼中的大凶外,再无一人知道此事。她不想被人当成是重生的妖邪,不想让现在的自己污及许柔止的名声,更不想和噩梦般的过去再有一丝一毫的联系。
明琇想向他道歉,可话到嘴边又被吞了下去:那天他说过,道歉是全天下最没用的话,她最好永远别跟他道歉。
李青莲的手指轻颤,虽极力隐忍,但仍可以感受得到他心中的怒火。“为何让我以为你已死,为何生还了却不给我寄哪怕一封书信?若决意让我以为你死去了,又为何还要来到大匡城?”
明琇深吸了一口气,“我逃进十恶不赦塔,怎能生还?那时的许柔止,确实已经死了;在我身上发生了许多你想象不到的诡异之事,无法用一通书信阐明,也没有必要非得让你知道我易魂重生;而我之所以来到大匡城,是因为——”
那是因为她知道《文道仙途》的原剧情中,男主会来到大匡城,然后密谋造反。书中只有“果”,而不知“因”,她来到这里,也是为了找到“因”。
她本一心以为自己的到来会产生蝴蝶效应,改变许柔止的结局。结果确实改变了过程中的种种,她却还是难逃惨死的悲剧结局。
同样,明瑄本以为他来到自己笔下的世界,他熟知所有金手指,通晓全部剧情,就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这个世界称王称霸,却反倒落得一身鲜血淋漓,梦想破碎,生死未卜。
所有书中人物的命运都缠在无形的丝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熟知命运者,未必能将命途扭转成自己想要的结果;知与不知,在无穷无尽的未知面前,没有任何差别。
“彼知水一壶,予知水一湖,谁所知多?湖者。可欲丈量大海,有何用?有何区别?”
贺老听罢道:“我辈无法斗量大海,如夏虫不可语冰。”
李青莲却道:“睁眼则海大,闭眼则无海;我欲滴水无穷大,则一念无穷极;我欲大海化为一滴水,则无穷即是一。”
一是虚怀若谷君子之言,一是张狂无忌天人之语。
贺老叹道:“原来姑娘就是许柔止。岁月变迁,真是不可估测。”
明琇眼睛酸涩,她又何曾想到那个温厚潇洒的老人如今委屈在一副机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