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跟周老太提了这件事以后,她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可以。回头就让周家兴跟她师傅说一声,随时可以开工。这是一门大生意,陈爹能第一个想到她家,都是看在平日里对他父子俩照顾的情分上。

陈爹这两天干劲十足,忙里忙外的,人看着比以往有气色多了。

看来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除去了陈草嫁人这一大块心病,陈爹感觉自己的身体都好多了。

由于陈家住的偏僻,知道虞虹要盖房的只有村长,村长又不是一个闲话的人,因此他家的消息传播的都比较慢。

村里的村民看着他精神十足的样子,感到十分新奇,纷纷上前打听八卦,陈爹昂首挺胸道,“我侄女要盖房了,她说以后就留在村里生活了。”

村里人七嘴八舌地议论,陈草就是再嫁不出去,也不能嫁给一个来路不明的外地人吧,家在哪都不知道。

其中尤以上次何大树家的何叔说的话最为尖酸刻薄,“什么人都敢嫁,没见过女人嘛!”

陈爹才不理那些酸话,“虞虹已经在我们村落户了,以后就生活在这里,房子都在准备建了,房子建好之后举办成亲礼,大家来喝杯喜酒啊。”

周老太也帮腔道,“虞虹已经找我家建房了,还是个大院子呢。”

陈爹留下一群叽叽喳喳的村民继续跟周老太打听消息,自己赶紧回家去了。

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陈爹心里得意的不行。

回到家后,陈爹跟虞虹交代建筑队的事情,虞虹说道,“陈叔,这些事我也不懂,村里的人都不认识,您看着决定就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些事情都要交给您费心了。”

陈爹听了这话心里舒坦极了。心想你们说的儿媳有我这个这么好,哼哼。

虞虹被陈爹天天用鸡汤,排骨汤大补,身体越发强健,身高又长了几厘米。

这两天她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和声律启蒙这几本中国古代启蒙读物默写了出来,这些典籍里涉及了太多典故与文化史,都被她进行了偷梁换柱,替换成了这个世界耳熟能详的典故。

虽然陈草的性格不错,虞虹也很喜欢他,但是她还是希望能与他产生精神上的共鸣,能与她有相同的三观,对一些事物的观点能够类似。

俗话说的好,三观不同怎么在一起。她不要求他有多少文采,但至少理解她所说的,给予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