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页

眼看着就要祸水东引了,小家伙无意间把话题转到自己身上了,宋旭挠了挠头,“大嫂,我这不是还没有遇到合适的么?你要是有合适可以给弟弟介绍介绍”

“这可是你说的,到时候可别又找别的理由推托”王梨笑着揶揄他。

“不会的,不会的”宋旭陪笑。

王梨嫁过来时,宋良还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郎,而宋旭就更小了,比现在的宋怀扬还要小,老太太年纪大了,有些照顾不到的地方,都是王梨一手操办的,因此宋旭也算是王梨看着长大的,再说长嫂如母,所以对大嫂还是多有尊敬的。

华桑看着这和乐的一家人,心里感触颇深。自母亲去世之后,一个人在异国生活,她已许久没有体会到家人的温暖了,虽然她对这个家还没有多深的认同感,但是这种氛围,这种家的味道却是她怀恋而又眷恋的。

吃完饭没多久,老太太便回自己屋子里休息了,华桑和王梨说了一会儿的话,三人才回家。

一路人倒有不少人跟宋良打招呼,宋良虽然口不能言,但老太爷在世时,曾为他找来一江湖名医为他治疗哑疾。

因为这是娘胎里带来的,那位名医也无能为力,大概心中有愧,也想结个善缘,后来认了宋良做徒弟,亲自带了他几年,再加上宋良认真好学,年纪轻轻,医术却十分了得,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势头,名医见他已能独当一面,这才又回归江湖。

宋良在名医离开后,仍刻苦好学,在医术方面颇有建树,但他偏偏却隐于村庄,有镇上的药店掌柜看出他艺术不凡,邀他坐堂,他也一口拒绝,只在村子里替人看个头疼发热的小病症,但每次也必是药到病除的。

因是一个村的,宋良从来不收钱,又因为村里人都是些头痛发热什么的才找宋良,所以大家一直都认为宋良的医术尚可,大病却从来不找他。

但即便如此,村里的人对宋良也是多有尊敬的,毕竟谁能保证自己平时不会得个发热头疼的,得了这个,不治吧,硬是熬倒也能熬的过去,但也要难受那么几天,那有宋良一贴药好得快。

这些村民跟宋良打招呼的同时,都不忘细细的打量华桑,对病症不了解的他们怎么可能相信一个人一觉醒来就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不觉得是被鬼神附了体已经够好的了,哪里还能管住自己的好奇心。

华桑倒也不在意,对宋良打了个手势,拉着宋怀扬加快了脚步。

等宋良走到家的时候,就看见母子俩一人坐个小板凳在院子里的树下乘凉。

“呐看好了,一个丁老头,买了俩小球,四天没吃饭,围着桌子转,买了三根烂韭菜,花了三毛三,买了一个大西瓜,一道切开了,买了六个扣,花了六毛六,买了两根大萝卜,花了五毛五。”华桑拉着小孩一路走回来,热的满头大汗,洗了把脸,搬了俩小板凳坐在树下乘凉,坐着无聊才想起来叫小孩画画。

说是画画,也不过是华桑小时候听过的顺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