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页

热热闹闹一日后,金溪村里又多了许多谈资。

许多人回到新丰县后,忍不住感慨:“那玉面铁三娘,也不知道是咋长的七巧玲珑心,居然能作出这般多的花样。”

云笙不管他们如何说,只管利用那条蛇吸引客流,为金溪村的小康发展添砖加瓦。

转眼间,就过去了七八日。金溪村的大蛇,虎崽子,馒头,包子,烧麦、花卷和豆腐的名声都传到长安了。

许多好奇心旺盛的长安少年郎纷纷顶着大太阳,骑着马儿疾驰到新丰县。到了县里后,他们揪着在府衙里办公的崔博,央求他带他们去金溪村瞧瞧热闹。

崔博倒也不拒绝。一下子离开了七八日,他心里也有些惦念。

坐着马车到了金溪村后,他原本想像主人一样,介绍一下村子里的摊位,但他看到摊子上的东西后,却蓦然发现,他不在的这段时间里,村里又有心的变化了。

崔博哑然失口,心中怅然若失。

好在那群世家少年郎也没有发现他的异常,各自开开心心逛了起来。

到了如今,摆摊的除了金溪村的村人外,还有外村的人。外村人见金溪村十分热闹,便也想抓住机会赚一把。

云笙没有拒绝,只让他们按规矩办事,缴纳摊位费。摊位费略贵,但是比起能够赚到的,又不值一提。最重要的是,金溪村允许他们先摆摊一天,赚到钱后再上缴。虽然这样分到的位置不是很好,但只要东西好,勤快点吆喝,一天下来,也能赚个二三十个铜板。

这事儿崔博也是知道的。无论是集市也好,坊市也好,它的成立和维护都是要经过官府的手续。金溪村算是先斩后奏,但其中有位马教谕在中间牵线,县令在背后作弊,手续办的十分顺利。

长安少年郎们逛得十分尽兴,一直逛到了云家小院,看到了那条传说中的蛟蛇,忍不住双眼放光。

他们原本就是为了新鲜的吃食和这条蛟蛇而来,今日一见这巨蛇,果然威猛。之后,他们便围着云笙,想要将蛟蛇买走。

云笙也不愧她玉面铁三娘的外号,无论你怎么说,她都笑眯眯的,但就是不答应。

那帮少年郎软语相求,她便笑脸相对;少年郎横眉怒目,以势压人,她便再耍一遍竹签子的绝技,把少年郎君们扎地满头都像刺猬,折腾地他们灰溜溜地离开金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