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

原本摊在床上多年不能动的赵翁更是早早地醒了,喝了两大碗粥后便催促着赵姓商户送他过来。

赵姓商户的喜气溢于言表:“我许久没见阿耶这么高兴了。他还说要高高兴兴地活着,他还要看我们老赵家的功德碑呢。”

除此之外,另有脑子灵光的百姓,挑着胡饼、热汤、络子等到工地边叫卖。工程队的人干的是力气活,朱家给的是饭食都是管饱的。他们一般不会再花钱买一回,但在一边看热闹的人会啊。

一时间,施工工地变得更加热闹了。

云笙见状,也没有多加阻拦。只不过施工重地,若是一不小心,便容易出事,故而她另外在离工地不远处划了块地方,让他们去那边市货了。

七八日过后,第一段路标眼看着就要建成了。云笙正忙着规划路边绿化之事,另外九个竞标成功的商户又拿着礼物频频上门了。

云笙还当工程队出了甚事,结果一打听,是这九户人家的长辈,听说了赵翁在官道上留下脚印的事情,艳羡不已,他们这做子女的,便只好厚着脸皮,也来为家里长辈讨些荣耀了。

她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同意了:“一段路在路头可留下一个脚印,但那必须是你们家里的有德长者。”

这条路代表的是新丰县和金溪村的荣耀,若谁敢弄个小妾来显威风,那可别怪她不客气了。

九户商户得到肯定话后,喜不自禁。他们急着回家告诉家人这个好消息,便不顾云笙的推拒,一股脑儿的将礼物放在书房里,拱着手儿就离开了。

谁都没有料到,因着这一遭事儿,大唐在建水泥路时,都有了承包商踩脚印的传统。

此为另外话题,眼下再看云笙家中。

袁越秀招呼家里婢女将这些礼物分类整理登记,整着整着便扑哧笑出声:“从来只有那些做大官的,能让他们如此殷勤,想不到娘子这儿也是如此,可见你是个名符其实的巾帼女杰了。”

云笙摆摆手,道:“我又没有上战场,也未曾为大唐守国土,如何担得起巾帼女杰的称赞?这宣誉,合该落在碧秋和洗秋姐姐他们身上。”

说起碧秋和洗秋,云笙又道:“两位姐姐在新丰县可还习惯?”

袁越秀边记录着礼单边道:“碧秋姐姐和洗秋姐姐好着呢。这些日子你忙,没时间安排她们做事,她们便将随着一起来的娘子军重新操练起来了。你在院子里练武,碧秋姐姐便带着娘子军们在郊外练武,为此还吸引了不少人。还有好多人家来问咱们还收不收人的。哦,对了,那些娘子军有些是为生计而来的,我便做主一人一月给一百个铜板的月钱,且先安抚住她们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