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

云笙又问道:“除了烧炭,便没有别的取暖法子吗?”

赶车老叔道:“能有啥法子哟。灶边倒是暖和,但也不能一直躲在那里,费钱;皮子也能御寒,但那东西贵的很,一般人买不起。咱们家已经算好了,收点破损的兔皮羊皮,拼凑一张袄子,还能出来给娘子拉车。更穷的人家,还只能一家人挤在一床被子里取暖呢。”

云笙若有所思,随后笑着道:“我不知今日会下雪,竟麻烦你大雪天来载我。这样吧,待到路边后,你便先走吧。回去后找袁娘子,便说是我说的,要给你们在外面做工的人加工钱。”

没有棉花,没有汤婆子,没有火墙也没有炕。

今冬恐怕还有雪灾,这个冬天,可难熬了。

听了她的话,赶车老叔惊喜不已,大声谢道:“多谢娘子,多谢娘子!”之后,他又安慰道:“娘子是练武之人,自然不惧寒冷。像你这般体恤我等讨生活的主家,已经很少了,老汉已经十分知足了。”

很快便到了地方,云笙从车上拿了件袁越秀放好的斗篷,让赶车老汉先离开了。

因着大雪纷飞,影响施工,工程队便暂停了一天。

云笙沿着官道慢慢走着,观察着路边的情况,心里暗暗记住了这边的规划图。

官道边,倒也不是完全如她印象中的,全是良田,其中也有好些荒地。这是个好事。良田少,便意味着他们交涉的人也变少了,这样一来,要做的工作量便会降低很多。

要知道,做房地产工作,安置拆迁户和发放拆迁款便是其中一项无法避免的大功臣。

没过一会儿,官道远处便传来了哒哒的马蹄声。云笙抬眼望去,细细密密下着的雪花中,三个熟悉的身影渐渐出现。为首的那个意气风发,中间那个如今天空中飘着的雪花还要清冷,最后一位,胯下骑着一匹马,手里还牵着另外一匹。

这三人,正是柴哲威、崔博和马周。

待他们骑着马儿到云笙跟前,翻身下了马,云笙才笑道:“马教谕总是这般贴心,还记得给我多牵一匹马儿过来。”

马周抬眼看了看她,走到她身边,把她斗篷上的帽子戴好,微微勾唇:“我倒是更愿意与你共乘一骑,是柴世子遇上了你家赶车的长工,非要多带一匹马出来。”

云笙笑笑,牵过他手里另一匹马,带着他们慢慢往前,道:“我本想给你们看一看这坊市的规划图,出门前没想到今日是这样大雪漫天的天气,便只好等回去再给你们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