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页

炕是高句丽人先发明的。他们受“床”和“炉灶”的启发,将二者合二为一,既可以日常烧水使用,又可以烘热炕面取暖。《新唐书高丽传》便有记载:“(其人)冬月皆作长炕,下燃温火”。

崔博和马周等人虽然也学过格物,但没有见过实物,毕竟不了解。云笙便让他们先回去,待实物做出来后,再让他们看看。

第二日,雪停日暖。

为了不耽误官道的工程,县衙一大早便派出了衙役打扫路面,五个工程队紧赶慢赶,竟然赶在当天把官道修完了。

消息一出,整个新丰县都热闹了几分。

说起来,因着水泥这新奇事物,这个官道几乎是新丰县的百姓看着建起来的。他们日日关注的官道竣工了,便仿佛是自家孩子成才了一般,十分具有代入感,故而心里是真高兴。

为了庆祝竣工,竞标的十位商户并一些百姓,闹着要办一个竣工仪式。崔博还陷在县衙,做预防雪灾和寒冷的计划书,根本就走不开,只好让杨参军出面走一趟。

热热闹闹放了鞭炮后,工程队便撤走了所有的防护栏,新丰百姓,乃至一些从长安赶过来看热闹的权贵子弟便大笑着,放肆大胆地在路面上走来走去,有的甚至让马车驾着,从这头驶到那头,又从那头驶到这头,乐此不彼地感受着水泥路的便利。

有豪富之人,想要聘请工程队为自家去修建水泥。这些人中,不少还是长安城有权有势之人。长安的朱雀大街还是黄泥路,若是自家的路修成水泥的,那该有多气派。

钱东便拒绝道:“怕是不行,为了这条路,三娘的宅子都先停下了。既然这边好了,我们便要先给三娘修建宅子。我虽只是乡野之人,但也知道人无信而不立,不能做不守信之人。”

若是旁人倒还罢了,只是这云三娘,来历实在有玄不清,又握着水泥窑,不好轻易得罪。豪富之人不想惹麻烦,便只能遗憾对钱东道:“待云三娘之事了解,你往长安都尉府带个消息,我便派人来接你。”

钱东这才应了,领着工程队回了云宅。

一进门,便听得云笙道:“正好,你们回来的正是时候。我刚刚让人调了水泥,拉了红砖,你们来帮我修建一个暖炕。”

第148章

炕的搭造不是一个难事。即便钱东对炕这种东西完全不了解,但对着云笙的图纸,盘炕的时候间或问两个问题,很快就根据云笙的意思把炕搭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