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四郎考察了几日,在新丰县附近买下了三个瓷窑。他听说云笙从乐清楼带回来好几个从良的女子,便正儿八经地聘请他们,在瓷瓶上作画。
这些从良的娘子,自从跟随云笙来到县后,就被约束在庄子里,改掉在妓院里沾上的坏习惯。这一回能光明正大地出门工作,她们都感到十分新鲜,故而毫不犹豫便同意了。
孙四郎没有硬性规定她们要画甚,都是让她们随心而画。这帮娘子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只是各有精通罢了。青蒿是这些人里画画最好的,那些竹子、梅花之类都画得栩栩如生,烧制出来都十分好看。另有一娘子叫白芨的,最爱在上面画一些憨态可掬的动物,烧制出来,竟也十分可爱。
就这样,一炉瓷窑专烧精品,两炉瓷窑专烧土陶。再加上孙四郎请匠人用黄铜打造了一些,一下子竟累积了不少汤婆子。
他先拿着样品在自家酒楼里兜售,没想到来酒楼的客人早就听说云笙又弄出了甚名叫汤婆子的好物,拿在手里十分温暖。他们去县衙办事的时候,看着崔县令他们人手一个,捧着汤婆子处理公务,早就羡慕地不要不要的,奈何没地方去买。
心里正痒着呢,孙四郎便拿着那汤婆子送上门来了。
那自然是买买买啊!
客人们你三个,我五个的,很快便将孙四郎当天准备的货物购买一空。孙成预估错误,他觉得低估了汤婆子的市场。原本以为那些客人都会买制作的精致的汤婆子,没想到他们连土陶的和黄铜的都不放过。
谁家还没几个穷亲戚呢?大冬天的来家里拜年,还不得准备点礼品。这土陶的便很好,好用又不招眼,用来送人最好不过。
汤婆子开始售卖的消息传出,其余听闻消息的人纷纷从其他地方往新丰县赶来。因着孙成第一天准备的货物不够,他们担心买不上,便托人找上了孙成的阿耶和大兄,拜托他们务必让孙四郎给他们留点货。
孙家老板和大郎没想到这汤婆子会如此火爆,立刻拍板在香满楼空出一块地方,专门让孙成做生意,也算是做兄长的支持他。
孙成感激不尽,第二天便拉着兰桂和朱大等人一起帮忙。他承诺,兰桂和朱大等人若是卖出一只汤婆子,便给一个铜板的提成。无所事事了几天的商队汉子,立马便同意了。
香满楼一开门,早就等在门口的百姓便一拥而进。兰桂等人每人分了一块地方,各自销售。人声鼎沸,嘈杂喧闹。一个时辰后,孙成带出来的货物被销售一空,酒楼里还是围了许多人。
朱大只好从人群中挤出,从仓库里又拉来一车货物。没想到,这一车的汤婆子,很快又被销售完。
就这样,来来回回拉了好几次,这些人才渐渐算去。
晚上盘库的时候,孙成发现汤婆子的库存少了几乎一半。他深刻地意识到了百姓对汤婆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