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银钱而已,对我来说不值一提。”云笙从凳子上起身,走到元经身边,笑意盈盈地打破了他的期待:“便是待工厂建起来以后,再找一个人补进来,也无甚大碍。总归我说十八个人,便一定是八个人。我最讨厌别人破坏我的规矩了,不若你也一起退出吧。”
第277章 、风雨泾阳(三十一)
偷鸡不成蚀把米。
这句话用来形容现在的元经,是最确切不过了。
刚走出公主府大门,杨家家主就忍不住笑了起来。他先是小声笑,之后渐渐变成仰天大笑:“元经啊元经,你机关算尽,没有料到你和元家,也会有这么一天吧?报应,这就是报应!”
元经恼羞成怒:“杨昌,你可别忘了杨家的把柄还在我手中!”
杨家家主直接冷笑:“也是我蠢,顾忌这顾忌那,反而丢失了一条财路。元经,我杨家不是软柿子,你以为,你元家就赶紧了吗?”
说罢,甩了甩袖子,就转身离开了。
杨家为了防备元家,如何筹谋,这里不再多说。再说说云笙,她将元家和杨家都踢出股东队伍以后,便贴了告示,要在泾阳城再招两个合伙人。
在这社会上,有太多资源,是上层贵族和世家把持着,许多富豪便是有钱也买不到。如今,云笙手中漏出了一点点,便足以泾阳城的有钱人捧着银钱求上门。
入股砖瓦厂所需要的资金并不多,最主要的是,若是中选了,便能进入泾阳最顶级的圈子。
云笙也不是随意就点了两个人的。她有心将现代那种方便简单的合作方式带入大唐,便在招标的时候,表明要那些人各自都上交各自产业和团队的介绍书。
刚听说时,那些人都是一脸懵逼,根本就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云笙便亲自给他们讲解,产业和团队的介绍书要怎么写,需要写清楚哪些因素,格式如何。
三日后,参与招标的各豪强都将介绍书都送了过来。世家一般都是书香传家,有才的不少,但豪强的底蕴大多比不上世家,人才方面会少一些。泾阳那么多才子书生,在七日一次的比拼中出头的有不少。有些或许没有被长安朝廷看重,但被泾阳世家或是豪强看中,也是个不错的出路。
泾阳图书馆的建立,在方方面面改变着这座城市。
云笙将大部分自荐书都看了一遍,然后从中挑出几个比较符合她预期的,让忠仆送信给各家,表示自己想要去他们那里考察,若是他们同意,便协商一下时间地点,她根据约定上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