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要收-养-孩子,林君绰曾经吩咐林北跟林楠对于这几个孩子进行过全面而深入的调查,尤其包括他们现在所处的家庭。林铭诚的性取向这件事与生俱来,从大学时候就冒出矛头,有过几个关系极其亲密的男性朋友。
最反常的是,林铭诚这么一个从山沟沟里飞出来的金凤凰,又在京城的工作,还能在京城买房的家底,人又是一表人才,仪态端方,怎么会看上董佳宁一个只读了初中,初中还没毕业的农村姑娘。如果董佳宁是那种姿色出众,有才有貌的女人也就算了,可董佳宁最多只能算是清秀,家里还是几个女儿一个儿子这种显而易见的重男轻女,实在算不上是跟林铭诚门当户对。
如果是性情相投,林铭诚在大学就是出了名的才子,写了一笔好字,还能够发表几首诗,在工作单位里也是文笔出众,学识不凡。而董佳宁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对风花雪月一概没有丝毫兴趣,说好听点是朴实,说难听点就是文化水平低,跟林铭诚完全不是同道中人。
甚至可以说,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第52章
设想一下,当林铭诚说他要去听李斯特的作品音乐会,而董佳宁冒出来一句,“什么李?音乐会那么贵,花那个冤枉钱做啥”,林铭诚心里做何感想。
再或者董佳宁见林铭诚在弹钢琴,过来夸奖一番,“铭城你真厉害啊,那你咋成天弹一首曲子?咱不能弹其他曲子吗?”
林铭诚留下一句,“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言海。”
董佳宁:“什么虫什么海,海里有虫子吗?”
门当户对是自古以来的婚姻的基准,不是没有道理的。
除此之外,志趣相投也诚然是一个选择伴侣的标准。
假如一个人选择的伴侣全然不符合这些普遍的规则,那必然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而这一切如果建立在,林铭诚是一个同性恋,只喜欢男人的前提下,一切疑难就迎刃而解。
因为林铭诚只喜欢男人,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华夏,别说喜欢男人了,就连自由恋爱而结婚的都少之又少,喜欢男人这种当时被看成是精神病,看成是脏东西的事,林铭诚是绝对不会透露出去的。
因为林铭诚喜欢男人,但他又是家中独子,华夏人传宗接代的观念已然深入到了每个人的骨子里,他势必要找一个可以给他生儿育女的女人。
什么样的女人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