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不少林鸥的铁粉都在云端存有历史视频。
更不巧的是,“领队nano”是一个解密同好组组长,关注他的自然也是相关领域的爱好者,海城本地密室、迷宫、剧情杀玩了个遍,脑洞各个比天大。
也不知道这帮人周末晚上是不是没别的事,闲极无聊,折腾了大半个晚上,突然集体爆炸。
结果八对九对,对出阿植和以前的小阿植几乎没变的五官和轮廓。
林鸥在这方面心比较大,阿植出镜愿望强烈,天天送水天天磨。磨到后来林鸥随他去了,这孩子之前个头不高心不小,大事小事,除了小阳,都是靠他和池渔及林鸥沟通。
小阿植去年上镜满打满算只有一个多礼拜,和“揠苗助长”变成巨人之间隔了大半年。现代人每天接收的信息量比得上古代人一辈子的,擦肩而过的一个人,谁能记得那么清楚。
万万没想到,有些人触觉就是这么灵敏,一旦关键点被触发,云空间存储又不占本地硬盘,顺藤摸瓜不过动几下手指。
实际上,就算同好组的人都觉得大高个和过去那个胖胖的小朋友很像,也还只是小范围开玩笑性质的传播。
——小孩子一年长了一米高,怕不是被伽马射线辐射了。
热词出在后半夜。
凌晨四点半,应该是万物沉睡、万籁俱寂的时刻,用户[米疯子]上传了一段视频。
这段视频燃爆了本地娱乐两个板块,目前热度居高不下,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拍的不是别的,正是屠宰场众非人每日例行晒月亮。
航拍角度,从推进角度来看,大约是从西往东,绕了一圈,从北向南。高画质完整呈现了雾气朦胧下各种奇形怪状的非人。
高个头的阿植一马当先。他太高了,又瘦,在队前仿佛护旗手擎举的旗杆。后面满身毛发的狌狌尽管高大,毛色融入薄雾,丝毫不起眼。
再之后,并封、牛魁,从池塘飞出来的长翅膀的鱼……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