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巧李婆婆的寿辰便是每年立秋当日。
今日几人好不容易出来放风,芸娘自然要将能办的事都办上一办。
她先去钱庄取出两百两银票。
此前苏陌白临走前给她的两百两,她未曾亲手交给李阿婆,也未在李阿婆身上用到过。
一个是她如若将银票直接给阿婆,阿婆定然要将这银票转手给阿娘。这银两终究要用在这个家里,有失苏陌白的初衷。
另一个,李阿婆贫穷日子过惯了,怎能舍得拿来吃喝享乐,也失了芸娘的初衷。
趁阿婆的寿辰在即,她以苏陌白的名义为阿婆买上根包金的簪子同一身里外衣裳,再拣那好吃却不易存放的吃食称上几斤。
阿婆心疼花出去的银子,定然要让这些东西物尽其用。
她这才算是不负苏陌白所托。
可既然要借口称是苏陌白托人从京城带回来的礼当,以苏哥哥谦谦君子的作风,定然不会只想着阿婆,连同她阿娘的份例也要算上。
于是李氏又多了一对金包银耳坠和一身里外衣裳。
芸娘在各个店里交了定金,说好立秋那日早上去取。
罗玉静观了半响,忍不住问:“那我要不要为阿婆买些寿礼?”
芸娘立刻道:“当然要了。你在我家白吃白喝好多天,自然该表示表示。”
罗玉此前从王夫人家中出来时曾带了二十两银子,后来王夫人差人给罗玉送衣物时又带了十两。罗玉日日在李家讨好芸娘,果子从未断过,到了如今,身上刚刚余下二十一两银子。
对穷人家来说,倒也算极大一笔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