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了永芳楼铺外,却见门口停着辆马车。这马车虽样式简单低调,可两匹马却矫健俊美,十分眼熟。
芸娘进了铺子,果然看到青竹正同一位锦衣翩然的丫头说笑。
这丫头芸娘也眼熟,正是长宁公主的侍女,当年曾被她打进湖里险些丢了小命的那位。
后来两人虽双双卖公主的面子,一笑泯恩仇。可私底下互相却极冷淡,谈不上什么交情。
芸娘将手上零碎交给新来的招待主顾的媳妇子,装腔作势的上前见了礼。
那侍女给她一个淡淡的笑意,转身对青竹亲热道:“姐姐先回了,省的主子寻我。改日再向你讨教香薰之法。”转首又对芸娘淡淡一笑,仪态万方的去了。
青竹果然深受公主喜爱,时隔半年,公主回了江宁,唤青竹前去为胸衣量尺寸的第一回 ,便赏赐了许多贵重物件。
青竹如常分给家人,每一样都不是俗物,引得众人惊呼连连。
其中有一味燕窝,有润肺止咳之效,李氏忙忙去泡进水里,挑去浮毛,又加了极为珍贵的水晶冰糖在其内,放在火炉上隔水炖着,这才同两位阿婆一起坐在炕上,一边做针线,一边说起些琐事。
其中谈到两个闺女的姻缘,李阿婆道:“芸娘的姻缘算是定了,青竹的还悬在空里。眼下两个丫头都已十三岁半,都该留意青竹的婚事了。”
李氏叹口气道:
“我这为娘的本意是替两个闺女都寻一户人口简单的普通人家,如此日后小日子也省心些。
这罗家瞧着仿似没那许多腌臜事,可大户人家哪里那般简单,我瞧着罗老夫人便极古怪。芸娘这般走街串巷收不住脚的性子,我怕她过门后不知要被约束成什么样儿。”
她低头穿针引线,将手头上那片花瓣绣完整,又谈起了青竹:
“如今芸娘先引了个样子,如若给青竹寻一户平常人家,显着我们未将青竹放在心上。如若寻一户高门大户,虽说以家里如今的情况,这样的人家倒也不难寻,可想要家世好又省心,便不那么好找……”
李阿婆忖了忖,将她的心思说了出来:“不知殷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