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大晏还算民风开放,民间招婿承嗣等事常有发生。
左府虽到了无子绝后的地步,却还抱有一丝丝幻想。
假如左莹调养好身子,能招婿了呢?
假如左夫人调养好身子,又产子了呢?
到了左莹十二岁上,眼看着诸事皆无起色,左家只得断了左夫人老蚌怀珠和为左莹招婿承嗣的念头,安安心心的准备在旁支里寻一个合适的男娃子,过继过来,好继承左府的香火。
过继一事历来有些讲究。
一则要求娃儿年岁小,最好是将将出了月子,如此才不至于养不熟。
二则要求娃儿家境寒酸,娃儿父母却明事理。如此才能做成一锤子买卖,免得日日有人上门蹭银子花。
比照着以上标准,旁支里倒有三四个男娃儿年龄从两三岁到六七岁都有,勉强符合第一条。
然满足第二条,却有些艰难。
许是左姓祖宗的墓穴风水影响了左家后辈儿孙,自打不知多少代前,左家分家有了旁支,旁支的子嗣便没出息过,家家都合了“家境贫寒”的标准。
可在“明事理”上,却勉强的多。
左府的三位主子挑挑拣拣,矮子里拔高个,按满意程度将四个小崽子排了队,将每个娃儿都邀请到左府做客了一段时间。
这些娃儿住的有多久,左府便生了多少幺蛾子。
从娃儿的父母上门打秋风,到,娃儿自己顺手牵羊、偷龙转凤支援自家,诸事不一而足。
芸娘捉住的这个小崽子,便属于拐了左府锅碗瓢盆要报效生母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