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初便是这般高位?”

郗齐光神色淡淡,“不算高了,皇上已是看在本宫的面子上,准备等二人侍寝后再晋封。”

复而浣春和浔冬又想到,两人本就是太子良媛,若是提早入了东宫,站住了脚,一个婕妤位那是跑不了的,甚至有可能是九嫔甚至妃位,对比之下,现在可是好多了。

“明早便会下发明旨,早做好准备,对我们就越是有利,至于长春宫和永宁宫的宫人,少少的派去几个,留足日常维护打扫宫殿就成,可别让人家觉得咱们朝着人家的地盘伸手。”

郗齐光有条不紊地发号施令,滴水不漏,事无巨细,颇有沙场秋点兵的大将之风。

“您今儿可把内务府的人指挥得团团转,恨不能自己多长出一双手脚来,内务府的总管都对着奴才抱怨,希望殿下高抬贵手了。”吴登明笑意满面,却还是憋着,免得失仪于人前。

“哪儿那么夸大?都是惫懒惯了的,皇太后就是太过仁善,惯得这些人越发不知斤两了,在其位,谋其政,各处皆有各处的差事,自己的差事都做不好,还敢抱怨活计多活计累?是不是要把他们好好儿地供在庙台上才算舒坦啊?”

郗齐光神色冷然,端肃低沉,“传令下去,谁敢偷奸耍滑,就别怪本宫无情,究其根底,这任过内务府总管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一个,罢免一个内务府总管,本宫还是有权利的。”

这大晋的内务府可不同于她所在时空的大清,大清的内务府初时还好,渐渐地,就被包衣世家所把持着,皇帝想吃个鸡蛋都要算计着数量,补个龙袍都要耗费上千两,前朝因何而亡?

还不是这类的佞臣?

大晋开国皇帝入关之后,光是抄这些人的家,便抄出了上千万两近万万两的白花花的银子,黄澄澄的金子,还不算那些珠宝摆件儿之属,而那时的国库,竟只剩下几千两银子了。

从那以后,大晋创立内务府之后,每隔半年便要依据外头的物价,由六部之中的随意两部连同户部几人查账一次,以免被人欺瞒,而内务府的总管,更是每五年就要换上一人,皆是宦官。

宦官虽有诟病之处,但由于规矩处处掣肘,便是有心贪墨,也是为数不多,更何况其身后并无家族,铤而走险更是丝毫没有必要。

“这差事分配不好,令下面的人满心满嘴的抱怨,显而易见,这内务府总管做的不够好,不称职,既是如此,底下有的是有能为的人盯着这个位置,本宫也不差这一个,走了一个,还有新的,皇宫中,最不缺的,便是人才了。”

宦官啊,最想的便是一步步向上爬了,能做到高位的人,定是野心手段运道样样不缺的,给他个机会,他便会牢牢地抓住,不计一切地向上爬。

历代内务府总管,也不是没有连任的,但多数都是被挤下去,再也没能坐到这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