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还没降下去,正午时分的太阳仍旧晒人的很,即使村里人再重视庄稼,这会儿也会回家吃饭歇一会儿,待阳光没那么毒后,再接着下地,不然把人热出个好歹得不偿失。农忙时,妇人会争取做油水多的荤菜,一日也会吃三顿,保证不会把人累出病来;农闲时,不是很忙碌,那村里人家一般一日两顿饭食,节约粮食。
何氏也是豁出去了,看出婆婆就是来搞事的,嗓门儿有多大叫多大,“刘叔儿,吴婶儿,开门啊,我们是老张家的,给二您姑娘送东西呢。刘叔儿,吴婶儿,开门呐”
说实话,刘氏和李氏都被她吓了一跳,没看出来老三媳妇儿三弟妹中气这么足啊!
这么大的动静,刘家还没反应,两边的邻居倒是出来看热闹来了,农忙也到了尾声,大家也有心思干别的:比如看乐子!有个和刘氏年龄差不多的婶子熟稔问道:“屠夫娘子,我记得你们家张二的婚事就剩十多天了吧,你今儿来刘家干什么啊?还带着儿媳妇儿,别是迫不及待想二儿媳妇进门了吧!”
“是啊屠夫娘子,等了这么久,十几天怎么就没耐心了?”
大家也没恶意,只是谁都知道张二的毛病,以及他娶不上媳妇儿的事儿,这会儿也是调侃,一个村的又没有深仇大恨,顶多说说闲话,再多的他们也不会做。
古代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基本人稍微一多,大家伙儿就莫名的聚在一块儿了,刘氏爽朗道:“你还真说对了,我是特别想让儿媳妇早点进门,这不是日子定在那时候了吗?这不,我听说我这亲家好些日子没去镇上了,我啊特意买了几尺绸缎送过来,这一辈子一次的亲事,可不能马虎。”
刘氏扯开一角,鲜艳的眼色露出来,在场的人无一不愕然,再结合刘氏口中的内容,大家惊讶,这是给还没进门的儿媳妇做嫁衣的?
“我听说,出了八两八的聘礼?”有个婆子对身边人说道。
刘氏耳尖,笑容更亲切了,“我喜欢这姑娘,八两八的聘礼我张家出的心甘情愿,这绸缎也给她,希望她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屠夫娘子,你既然满意刘家大姑娘,就把这绸缎收回去。你这事做的不对啊,我老婆子活了这么多年,婆家给儿媳妇准备嫁衣你这不是看不起你亲家吗?你这让不知情的人知道了,那刘老二家的名声还要不要了?”之前说话的婆婆好心劝刘氏,这结亲没得这样的。
刘氏刚想装傻,院门打开了,李氏叫了声,“娘,吴婶儿开门了。”
何氏特别热情打招呼,“吴婶儿好啊,我娘来拜访您和刘叔。”
吴氏忍不住后退了一步,勉强问道:“亲家有事吗?进来说话。”刘家有午时小憩一会儿的习惯,被外头的嘈杂声吵醒,刘家两父子满脸不虞,吴氏拖着酸软的身子来开门,心里一万个不乐意。
刘氏摆手,“没啥大事儿,我就是给你家大姑娘送点东西,就不进去坐了。”说着把布包递给吴氏,“这里头是好料子哩,亲家你没时间去镇上,我就代劳了,你别多想,等大姑娘进了我张家门,我把她当亲闺女看。”
吴氏直觉不能接,有个婶子故意说道:“你家大姑娘有福气,这料子我看了要二两银子呢,也是屠夫娘子舍得。吴娘子,你的手艺不错,等你家姑娘成亲那天,让我们见识见识啊。”
“嘿,说什么银子啊。”刘氏笑的眼睛眯起来,“这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