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页

季家上下沉浸在乡亲们一波接一波的贺喜声中,把旁边的差官忘了个干净。

还是季庆山分了个神,注意到差官们面上不太好看,赶忙拽过飘飘然的康婆子,示意她把早已准备好的红封拿出来。

康婆子高兴的心情立马打了好几个折,脸也丧了下来。

不情不愿掏出三个红封,嘟囔道“我听说最多来三个,哪想到来了五个……”

她这话声音并不算小,差官们脸都黑了。

季庆山一把从她手里将红封夺过,从牙缝里挤出一句“那还不快去补上!”

康婆子很想说,那三个匀匀,差不多也就够五个人的了,不就来报个喜吗,也好意思问秀才老爷家伸手要钱?

不过念在大喜的日子,不想给儿子触霉头,她嘟囔归嘟囔,还是转身进了院子。

季庆山陪着笑脸,请几位差官屋里坐。

差官一刻都不想多留了。

为何每到开榜的日子,衙门里的公差争破头都要去当报子?就因为这是个好差事,有油水可捞。

如此大喜的日子,再怎么都不会小气,碰到大户人家,一次喜钱就能抵好几个月俸银,即便是稍微穷点的人家,也能排上一桌丰盛的酒菜。

案首家,那是大喜中的大喜啊。

原想着能捞个大的,然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当康婆子掏出那干瘪瘪的红封时,他们的心立马就凉了。

都是经验老手,只消打眼一看,就知道里面没几个钱。

而且红封还不够数……当真是抠搜到了极点。早知如此,还不如选户距离邺阳近些的人家,也好过吃这半日灰。

他们现在只想赶紧办完差事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