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2页

郑国公告退之后,殿内只剩下郑贵妃和替她揉捏肩背的宫女。

“娘娘,这浑水可不好趟。”

“本宫还能干站河岸不成?”郑贵妃闭着眼,神情慵懒,“我那个爹没有大能耐,有句话却说到了点子上,本宫与郑家是休戚与共的关系,救郑家,就是救本宫,还有……”

她缓缓睁开眼,看着宫女,一字一顿道“还有本宫的孩子。”

宫女叹息“都说为母则刚,奴婢算是信了。”

郑贵妃沉默了一会儿,问“替皇上寻的那些世外高人,可送进宫吗?”

“回娘娘的话,今日上午入的宫,现下正聚在符望殿给圣上讲仙家道法……”

“那就好,皇上也催了许久了。”郑贵妃顿了顿,“近来皇上烦心事多,食君之禄,该当为君解忧才是。”

宫女笑了笑“奴婢会转告他们的。”

第679章 索命藤

接下来几日,朝中关于究竟该派谁去辽东的事一直争论不休。

若是以往,这样天降的香饽饽还不得抢破头?如今却是人人避之不及。

烂摊子不好收拾啊!

皇上只说是派遣将领去辽东主持大局,又没说究竟是战还是和,又或者先战后和。

若是打吧,东越人皆悍勇,当年多少良将折损于那,若不是横空出了个寇长卿,辽东七州到现在都还是东越的地盘,谁敢说自己是第二个寇长卿、能挽狂澜于既倒?

若是割地求和,又怕被骂死,寇长卿就是前车之鉴。他还没割地,也没求和,甚至是打赢的一方,仅仅是默许了朝廷的议和,就被民间百姓骂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