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氏带着三个过了几年安稳日子,身体也不行了。亦真十五这年,小霍氏察觉自己不大好,怕是活不到他们都长大,自己不在让冯太元把亦真送去巴结人,还是另给亦真寻了年岁相当韦三郎,尽早成亲才好,是以当初那娃娃亲自然不作数了。
谁知年前才口头说好,年后便起都起不来了,没出正月便病入膏肓,韦家三郎本比亦真大,韦家不愿等三年,派人问亦真愿不愿赶紧嫁过来,可亦真深知冯太元亦是无情,谁知继室是好是歹,她自己扔下两个嫁人,万一继室比俞宸继母还心狠手辣,怎么能容得下两个幼弟,便果断拒绝了韦家。
转眼亦真服丧结束,也已年逾一十八,冯太元前头有一庶女是亦真的姐姐,嫁给了他一个门生,这门生当初落魄,如今却得脸,可亦真的姐姐却没了,正好亦真出了孝,冯太元和继室便把她叫过去,让她嫁给那人。
亦真不愿去取姐姐代之做姐夫新妻,冯太元便要强逼着她嫁,亦真却毫不退让,继室怕亦真有个好歹别人倒说她不是,便劝冯太元,亦真去让旁家不也是与人结姻亲,何必非揽着这一家。
冯太元见亦真虽年纪不太小确实容貌品格都不差,便觉得继室说的有理,逼死她反倒亏了。
过了一段时间,冯亦真姑母嫁到周家的周母,突然说要请冯家人过去赴宴,酒过三巡将冯亦真的亲爹冯太元灌的神魂颠倒,便同意了将冯亦真嫁到周家。
周家日子本就不如冯家,周殷南还风流不上进,周母又敝帚自珍眼光高,瞧不上门第稍差的。
亦真却百般推脱不愿意嫁,可冯太元极好面子,周母又是他亲妹妹,同意的事怎么好改口,便不管不顾拿着冯亦真庚帖和周殷南定亲了。
冯亦真和表弟俞宸以及亲弟攸宁,他们三人一起长大,如今也算相依为命,情分自然是旁的兄弟姐妹不能比的。亦真虽大他们不算过多,却心中怜爱他们事事惦记周到,心里也将他们视为自己最亲近的人,其实哪怕一辈子不嫁人,也愿意陪着他们的,可冯太元不可能容忍,她作为女儿有何反抗余地。
可俞宸名分上是她表弟,怎么因定亲和她结了怨的呢。
他们婚期将至时,周家突然获了罪,可罪不大,只是被外调湘洲,亦真虽还没嫁过去可周母非要带她一起去湘洲,既有婚约,亦真自然躲不过去。
离开前半月,周母强把冯亦真接到周家说是提前安顿,准备好了便一起去湘洲,冯亦真抵抗不过,也只好同意。
俞宸从小聪慧,十二三便已过了童子试,他自己也有几分傲气,正要今年下场省试。可离开前却听说俞宸病了,亦真心疼又着急,赶忙过去瞧。可俞宸一见她却不肯放她走。
可亦真怎么可能留得下来,正在想法子安慰俞宸,周殷南却已经来接冯亦真先到周家安顿,见此便过来嘲讽:“你表姐又不是大夫,她留下有什么用。”
亦真不想让他来这放肆,便要随他一起走省的影响俞宸休息,俞宸却仍旧不放,非要亦真留下来。亦真自然做不到,与他好说歹说他也不依,周殷南也等烦了在外骂骂咧咧催促。
亦真没办法,又安慰了他几句就要离开,俞宸却问她:“你就那么听他的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