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本对永安郡主的计划并不抱有信心,可初战告捷,而且是不敢想象的大胜,再加上己方微小伤亡,几乎称得上是奇迹。
徐则当然知道,这次最大的功臣是谁,不是他儿子,也不是杜厉——
“哈哈。”这么多年,今夜是他笑得最高兴的一次。他退开一步,伸手示意永安上前,临退下时,他最后道:“这一回,永安郡主当居首功,她单枪匹马深入敌营,她给我们传递消息,还给我们带来援助,我们都欠她一声谢。”
下面全军欢呼掌声雷动,无数道目光射向台上。不少人刚从战场下来,正是血气方刚,眼前有美酒佳肴,还有美人如玉,这位美人不仅跟他们一道深入战场,还是高高在上的金枝玉叶,顿时激起一群大男人的仰慕感恩,甚至有人吹起口哨。
徐则哈哈大笑:“安静,好了,郡主想跟大伙儿说几句话,说完了,咱们就敞开肚子吃一顿。”
底下瞬间安静下来,徐家军纪律严明可见一斑。
杜平向前跨两步,她站在高台的最中央,俯瞰下面一颗颗黑色的脑袋。犹记得年少求学时,她跪在太傅门前,她说,不愿蒙昧而生,蒙昧而亡。如今仍是如此,她宁可清醒地感受每一寸疼痛,也不愿被蒙在虚幻的美好中。
太傅曾说,人之一生,蒙昧反倒是种福气。
她并不认为如此。
整个天下都跪得太久了,太多太多的人终其一生也尝不到站立的滋味,他们以为活着就是下跪,活着的智慧就是不断屈服。
不是的。
她想对所有人说一句,不是这样的。
杜平:“我这几年一直住在西北村落中,看过徐家军的威猛,也见识到村民百姓的落魄。我不知道你们有多少人出身西北农村,跟曾经的乡亲父老是否还有联系。他们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唯一的选择便是举起武器保护自己。你们是名正言顺的官名,他们却没有半点名分。这次,我临去匈族之前,曾与徐将军商谈,想将那些民兵和徐家军一起训练,同吃同住,然后各军打散重组。”
徐则闻言一怔,郡主事先可没说她要讲的是这些,可阻止已经来不及。唉,既然不死心,那就让她自己试一试。
徐如松目光一瞬不瞬地望着她,底下的官兵们也目不转睛朝她看来。
杜平笑靥如花,道:“分明是件大好事,却被人给拒绝了。今日我站在这里,想再问一遍,你们愿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