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沈绵写好信,正要交给碧水,又说,“算了,我重新誊抄一遍。”

碧水却拿过了信,笑道,“娘子何必费这个劲儿,还是想想这事儿要如何处理吧。”

沈绵无奈道,“我手里连个可靠的人都没有,两眼一抹黑,谁不能轻易哄了我去,我回了盛京,一定得寻几个可靠的管事和小厮,总不能指望你们两个把事情都办了。”

“正是这个理儿,”碧云进来笑道,“娘子莫要如此忧心,您单是画画,已经耗费了许多力气,哪里还有时间再处理别的事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上哪里有两全其美的人。”

碧水打发人去送信,这会儿也回来了,说道,“世那样疼爱您,怎么会让您受委屈。”

沈绵垂眸,自言自语道,“有人依靠自然是好的,可谁能给你依靠一辈子。”

碧云道,“娘子悄悄说什么呢,也不给我们听。”

“没事,”沈绵摇头,“去吩咐厨房,我晚上想喝鱼汤。”

碧云当即领命去了,碧水在一旁思忖着,应该让世子爷派两个厉害些的管事过来,总不能让娘子现学现卖。

第二日,沈绵按着祖父吩咐派人送了酒,又让老爷子身边一个机灵的小厮去外面打听事情,自己在家里练字。

午间,送酒的小厮回来,说是分别陪着两人喝了酒,“回娘子的话,修桥的工头是个年过五旬的老人,瞧着可靠,我私下里打听了,确实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匠人,素日里就喜欢喝酒,看着娘子送的秋月白,眼珠都要从眼眶子里瞪出来了,不过这修路的只是个不到三十的年轻人,温温吞吞的,这我还没有打听出来,下午再去问一问。”

沈绵听了,吃着点心不知道在思量什么。

下午去打听市价的小厮也回来了,他把各家的名声和行情给沈绵一一说了,沈绵觉得花不了一千两,就能把这件事情办妥,修路花不了多少。

主要是那座桥,沈绵想修的阔阔气气、漂漂亮亮的,她想在这座桥上多花点银子,再种几棵树。

只是沈绵没想到,第二天有几家的掌柜就上门了。沈家庄的这门生意不大,但是沈家的面子大啊,昨天沈绵去派人打听完,这些人当即就意识了问题所在,连夜打听,就打听到了已经致仕的沈老御史头上,沈家的二娘子要修桥。

沈老爷子见状,在屋子里直摇头,让她打听,她就光明正大、坦坦荡荡地去打听了,人家不找她找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