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星列是这也不让带,那也不让带,两人争论了好一会。
二夫人正在淑和郡主屋里抱怨,道,“我这些年来,不知道给家里添了多少东西,想着芝兰以后总是要嫁过去的,不能委屈了他们,结果呢,他们就这样待我的芝兰,大嫂,您说我可怎么办。”
老夫人走的时候,可是给二房留了不少好东西,田产、铺子,不知道有多少,现在大概有不少都被二夫人拿去贴补曹家了。
结果人家还是不把她放在眼里,二夫人能不生气才怪。
淑和郡主知道江星列插手了这件事情,她也乐见其成。
她本来就对这门婚事不太满意,只是一直不好说什么,要是她说不让江芝兰嫁过去,二夫人还要觉得她耽误江芝兰的前程呢。
现在正好,省得把静国公府的脸面都丢尽了。
“芝兰年纪还小,静国公府的娘子不愁嫁,你要是还想着把芝兰嫁回去,那就去再和家里好好商量,要是不想嫁了,那就不嫁,左右只是口头许诺,作罢便作罢了,你自己拿主意。”淑和郡主坐的安安稳稳。
二夫人擦擦眼泪,“我父亲沉疴不起,本想着让芝兰委屈些,能叫他老人家再高兴几日也好,结果叫我热脸贴了人家的冷屁股,就算我不孝,这婚事便作罢了。”
淑和郡主颔首,道,“行,你有主意就好。”
二夫人换了张帕子,道,“大嫂,以前是我不懂事,您看,三郎和芝兰的婚事,您能不能给我拿个主意。”
淑和郡主道,“你既然让我拿主意,那我也说个明白,我要是给两个孩子看婚事,门当户对是肯定的,人品你也不用担心,委屈不了他们,可要是孩子们自己有主意,像是星列那样,我也不拦着,我是奔着让孩子们长久,让静国公府安稳去的,你明白吗。”
“我知道,我明白,”二夫人道,“您只管拿主意就是,信仁明年下场,是一定能考出名堂的,芝兰也是娴静端庄的,一定不丢静国公府的脸面。”
要说淑和郡主最在意什么,那就是静国公府的体面,静国公府的前程。
淑和郡主点头道,“行了,你也别哭,不是什么大手,只是你回头得去理理清楚,这些年给你娘家补贴了多少,三郎和芝兰要成婚,那是要花银子的,公中能贴补,你侄媳妇那是个心软的,也能给你贴补,可大头还得你自己出。”
淑和郡主也算了解沈绵,知道她心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