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便好,你们吃着俸禄,应时时反省自己的分内事,而不是操心朕的皇储之位”。
路修远说道:“朕还不到而立之年,平心而论,时时居安思危,认真处理每一个奏折,你们可曾见过朕罢手哪些国事”。
镇国公赶紧回道:“皇上勤勉政事,惊才绝绝,于国事无半分怠慢,使我朝越来越昌盛,皇上圣明,真乃我朝之幸。”
路修远深知这些老狐狸会借机这样说。
“甚好,朕虽一心要解决国事,可有些事必须是亲自巡防才能得知,为了更好亲政,朕决定携皇后一同北上了解百姓疾苦,南下知治水之难,朕要同百姓一同攻克这些难事”。
“皇上,这…”,跪俯在地下的几个大臣不禁错愕。
还是左丞相率先开口了,“皇上,您想亲近百姓是好事,可你是一国之主,朝堂上没有皇上,这每天的奏折谁来处理呢”。
“是啊,皇上,您才是百官的主心骨,天下虽是皇上的,却可能存在前朝余孽苟延残喘,若是遇到鸡鸣狗盗之辈,只怕皇上龙体有损,这是大事,万万不可啊”
“我朝良臣多多,如若还存在那些毒瘤,确实是我们臣子无能之过,若皇上扫清天下难事,天下岂不大治了”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些反对,有些赞同,有些中立,但还是主要赞同这一想法,不过担心无人主政。
林修远笑了,这个难题就一下子难住了这些老家伙,不急,他等着他们自己开口。
“难道诺大的皇室,除了朕一人,其他人都是无能之辈吗”,看这些大臣还在各执一词,他只能给个方向。
大臣们立马反应过来,不过他们只能顺着皇帝的意思。
“这…的确是有雄韬伟略,才识过人的安王”
“可是早就听闻安王天性不爱拘束,虽早时摄政过,成绩斐然,可…”
“眼下,就算有安王,可他没那么容易答应皇上,且路途遥远,不知几年才能回到紫禁城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