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不满意,城池都攻下来了,一个草民还如此狂妄,留他何用。
皇上感到了虞柏松的凛然正气,并不迁怒于他。
让人给他安排在京城住下,问他有什么样的要求,高官厚禄,任他提出。
谁知此人顽固不化,林修远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前去劝说,一再告诉他,只要虞柏松提出来,就满足他。
馆驿内,虞柏松住了已有三天。
第三天的早上,丞相亲自来到馆驿,走进他的房间。
“丞相,请坐!”虞柏松并不失礼,也大概猜测出,丞相此来的目的。
丞相坐下来,面带微笑,问一声:“先生可好。”
“还算可以!只是,你们馆驿的床榻虽然松软,却不似故国草庐安逸自在。”虞柏松的气节,不容他低头。
往往都是这样,看似文弱的书生,却总有一身傲骨。要说清这个道理,也着实不难,因为文人更加清楚,自己为什么而生,又是为什么而死。
虞柏松不想名垂青史,却想用自己的如椽巨笔,警醒周人,毋望收回故土。
他在周国,是文人的泰斗,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周国文人的气节。
“先生错了,”丞相开口:“皇上请先生入京,希望先生能在京城安居。皇上深知先生才学,想请先生将来做太子太傅,让太子明白君王之道。 ”
“君王之道!”虞柏松轻声道:“难道你们的君王之道,还用我来教吗?你们有六万精骑,又有用兵如神的陈云大将军,铁蹄所到之处,城池夷为平地。这就是你的君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