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想着下了夜班就去集市顺手买点回去给小子解解馋,没想到就有送上门来的,正好省事儿了。

不过五毛一斤还是有点儿贵,他们大人是舍不得吃的。

“给我也来一斤。”

“我来三斤。”

“我也要两斤。”

很快就热闹起来。

有了两个孩子帮手,生意做的很顺利,一个装,一个收钱,曹雅宁甚至都可以坐在一边记账,偶尔帮个手了。

稍有空闲的时间,勇军甚至还组织大家排队,不再像是刚刚开始的那样一窝坨的人挤着,这个喊一声,那个喊一声的,效率快了许多。

曹雅宁忍不住赞赏,也难怪这小子后来能有那样的成就,这才刚第一次上手,就能沉稳不乱,难得。

后头从厂里头出来的人见着这边这么热闹,还排了长队,根本不用去宣传,便自动跑来问。

于是,队伍越来越长。

四十来分钟的时间过去了,马车上的花生直接销掉了四筐。

又如法炮制,去了另外一个大厂棉花站。

这次销掉了两筐,剩下的曹雅宁运去了粮管所,卖掉了一筐半,剩下的半筐直接送到了刘大娘的家中。

“你这孩子,太客气了!”

刘大娘哪里好意思,自然是要给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