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页

谢良臣见此剑贵重,便想退回,盛平顾却道,“你那铁剑能顶什么用?要是遇到把山匪提把砍刀劈来,立刻便断作两截,到时你又要怎么办?”

怎么办?谢良臣觉得他可能会直接拔枪了。

谢明章已经做了样品出来,最开始他们造的就是长管的突□□。

这种枪最早在宋朝时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工作原理就是在枪筒内装填子窠,也就是铁珠子弹,然后点燃外头的引线将火药引燃,把子弹射出,射程可达至少300米,比一般弓箭的100米远多了。

这个世界的宋朝也把这些火器制造出来了,所以才有《火龙神器备法》和《武备志》 这两本书流传下来。

只是后来这些枪管因为一直有炸膛、哑火以及引线点燃过慢等问题,所以比不上骑兵快速,很快就被淘汰,最终只有守城的大炮留了下来。

至于像什么猛火油柜、震天雷、毒药火球更是不受重视,早没人生产。

所以这次他们造了样板出来后,谢明章就直接按谢良臣说的,用燧石来代替引线打火,而原本□□的尺寸也另做了缩小版本,即单手可握的□□。

谢良臣在研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其实已经十分有危机感。

因为虽是朝代更迭不同,但是按着时间来算,现在或许已到前世清朝的时候,而突□□技术,因为在宋朝时由于蒙古人被打败,开始西撤,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对方肯定也已经学会了制作突□□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