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题的意思是说:现在有三斗六升的粟米,如果想兑换成粺米,能换多少?
前面说到《九章算术》对于粮谷之间的兑换是有规定的:以粟求粺饭,二十七之二十五而一。
意思是说粟米跟粺米的比率是二十五比二十七,而一斗是十升,一升是四斤。
如此翻译清楚了,便能列出粟米粺米=2527
代入数字便是36粺米=2527
如此,结果就很好得出了
赵平悦很快答到:为粺饭三斗八升、二十五分升之二十二。
“一字不差”
“不过前两题简单,第三题就难了,你且听好,今有丝一斤,价直三百四十五。今有丝七两一十二铢,问得钱几何?”
这题是说:一斤丝线,价值三百七十五文钱,七两半的丝线能值多少钱?
这一世,铢是重量单位,24铢便是一两。
虽然家常买卖东西都是按十两一斤,但《九章算术》里的一斤却是按照十六两一斤来计算的,如此倒是用书里的,比较不容易出错。
赵平悦刚要拨算盘,姜大太太便开口了:“这题我要你给我两个答案,既然说了这题难,总要有点要求。”
赵平悦顿了顿,她懂她婆母的意思。
事实上“一斤十两”和“一斤十六两”在这个时候时是并行的。
十两制多用在日常生活中买卖普通货物,如:菜,肉,米,面等等。而十六两制则是用在兑换金银及买卖药材等相对而言精细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