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赵平安这个年龄的考生毕竟还是在少数,但也不是没有,大多都只是来体验一下科举的氛围,并不想着一定能考上,总归报名也花不了多少钱,几十文钱罢了。
但赵平安却是奔着功名来的,若是不考取功名,他跑这儿来受什么罪。
点到赵平安时他们一行六人到前头去站,考官便开始审查,按着牒子上面的信息核对考生的姓名、籍贯,再让考生和担保人签了份文书,这一项主要就是为了核对他是否是本人,防止是替考。
不过,轮到赵平安时审查的倒不是那么严格,谁替考会找个十一岁的孩子来替考?
差不多例行审查把该问的话都问了便得了,如此保人的作用到此算是结束。
当然,这几名保人也不是白来,每个都给了不少银子,但是做保人都是有风险的,他们也需慎重。举个例子,万一赵平安在考场上作弊,或是说他是替考,那么连带着担保人也是要被革除功名。
保人走了以后,赵平安便拎着行李进了这考试院的大门。
踏进了这大门,他便要在里面待上三天两夜,不能再出来,但这并不代表着现在就能考试,紧接着还要检查考生所携带的行李和衣物。
以及……搜身。
就搜身这一项,赵平安是最无法接受的。
看着前头那人夹着腿环抱着胸,一丝不挂脱得精光的样子,赵平安不禁想起《女驸马》的戏词。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
对了?
前世戏文里唱的那中状元的女驸马是怎么过得了这关的来着?
第一百一十二章 科举之路
来考童生的人多, 肯定不是挨个儿的检查,果然,没等赵平安前面的那人查完便有人拍着照平安的肩膀, 一本正经地道:“把衣服脱了,行李拿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