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页

他干儿子赵平安还在考试院里锁着呢!把今日的策问题史论题做完,答卷收上去以后,他的草稿纸又被几位考官拿去做了研究。

几个考官见这稿纸上头又是许多“错别字”有一名考官甚至还吐槽了一句:“这孩子,怎么连字都能写错,字不行,就算文章答得再好这童试也过不去啊!”

监考赵平安的那个考官紧接着解释道:“没有没有,我收卷的时候扫了一眼,他那考卷上好像没什么错别字。”

若是像这稿纸一样通篇都是错别字,他一眼扫过去还是看得出来的。

主考官也很是疑惑:“那为何这稿纸上是如此?”好些字甚至他都看不懂。

“这就不太清楚了。”他也没办法解释为什么这孩子稿纸上都是错字。

原因很简单,古代的字体麻烦,现代的字简单,时间紧急,赵平安在稿纸上自然是用现代的简体字来进行书写,誊抄的时候再用现在用的字体便就可以。

讲个有意思的事,每回赵平安以毛笔书写的时候便会不自觉用上繁体字,但是用炭笔这样的硬笔来书写便会用上简体字,倒也是省了他许多麻烦。

考完到了晚上又只剩下吃吃睡睡,连着两日下来他们吃的都是自带的食物。赵平安实在觉得口淡,便买了一份考场的饭食,今日考场做的是青菜蛋花汤、肉末豆腐、和窝窝头,十分朴素。

端着这例行饭菜回了号舍后,时瑞已经在等他了,见他端着饭过来,时瑞一脸的嫌弃,只不过不是嫌弃赵平安,而是嫌弃这饭菜。

“你怎么买了这考场的饭?”

赵平安诚实的回道:“嘴淡,想吃些新鲜的。”

时瑞耸耸肩:“行吧!你高兴就行。”他带来的干粮里有馒头糕点还有一整根的人参,不过那馒头糕点都是被掰碎了的,考场不允许带整个的。

从前便有考生会试就带了三十六个馒头来考试,还中了状元,至于人参自是不必说,在这一世简直不要太受人吹捧,听说有个考生因为考试时体弱,吃了人参后精气神焕发,直至榜上有名,传为一段佳话

饭菜都摆在跟前,赵平安先是拿起了那窝窝头,刚一触碰就觉得手感不对,轻轻去碰的时候它是硬的,使劲捏才能感觉到它是软的,也不知到底是热了还是没热,他把那窝窝头掰开,结果还掉了一地渣子。

得,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