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回来,家里便又多了个堂弟,侄子,还有个……小姑姑。
唉!
几个孩子一想起,老太爷生的那个闺女就有些闹心,他们如今都多大了,还得喊一个刚出生的娃娃叫小姑姑。
他们哪知自己的爹娘更闹心,日后若是跟那孩子走到一块儿……指不定要被人怎么错认呢!
第一百四十四章 棉花成熟时
到了九月份, 他之前种下的那些棉花也到了采摘的季节。
赵平安算是运气好的,他提前便做了不少的准备,可以说伺候这些棉花比伺候自己都要精心。不过他手上棉籽的基数毕竟还是少, 三株棉花总共才产出那么几十粒儿种子,所以产出的只有那么将近二十棵。
二十棵, 他也算是知足了。
要知道这棉花都是按指数倍增长的,虽然一开始还需要熬些时间下功夫去呵护, 但到了后期,有了一定的基数,那这棉花的数目便能够很快的扩增。
但眼下,他决不能有任何的差错, 能有这三盆都不知是耗了多久才找来的, 若是折了, 赵平安才真的要哭。所以,回回种植之前他都要留下几颗种子在手里, 就当做压箱底儿,一切正常倒也还好, 万一有个什么, 他也能东山再起。
这些棉花都种在姜家的院里, 一排排拥在一处, 开满了白花, 极是好看,不过重阳的插头习俗倒不会选它,这头上的白花不是随便就能戴的,可不敢触这个眉头。
赵平安选了一个好天儿把这棉花都收了,因为棉花与小麦、大米都不同,不管是小麦也好、大米也好, 生长的时候都要经过暴晒,所以便不像其他的农作物那般收回来以后还需要再晒一遍,除非那几日天气不好。
收回来的棉花他找人把这棉铃都摘了,而后又进行了清理,里头的棉籽也要摘下,赵平安也都给晒了,细细的收好,等到明年,这些种子还有大用处。
看着眼前被处理好的棉花,他心头莫名生出一种成就感。拿一朵棉花出来,找个头儿在手里捻啊捻,没多会儿就成了一根粗粗的棉线。
正经的棉线自然不是他这样捻就的,但原理大都也都差不多,只不过还要用上一些工具。
正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姜鱼林也过了来,离得老远就在问:“平安,你这花已经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