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页

彼时,中宫无子,成年的皇子就两个,二十有二的大皇子穆慎和刚及弱冠的二皇子穆齐。

大皇子自幼好武,十六便自请随军征战,守卫北疆六年,立下战功赫赫,把侵扰大穆北疆多年的越国杀得闻风丧胆。其生母亦因他的战功,母凭子贵,位份得以一升再升,一路从孔美人升至孔淑妃。

可伴随着战神之威传开的,亦有他性情暴戾、下令屠城、滥杀无辜等罪名。

二皇子温文儒雅,素有贤名,已在六部轮换历练,其生母钟贵妃出自名门,乃兵部尚书嫡女。

大皇子占长,二皇子占贤。

至于立长还是立贤,朝中虽然各有站队,但在钟家的运作下,基本风向已定。当时身为天子心腹的吕太傅,虽然表面持中立态度,但其实心中已有决断:

大皇子为人刚直,骁勇善战,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二皇子虚怀若谷,又不乏权谋迂回的心机,更宜为君。

且私心里,虽然所有的皇子都来上书房听课,都会尊称他一声太傅,但大皇子轻文尚武,而二皇子更尊师重道,待他这个太傅亦更为亲近。

所以,在那非常时期,虽然知道二皇子一系背后有诸多的小动作,吕太傅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

可没想到,后宫会突生变故:孔淑妃被指与侍卫通奸,人证物证俱在,被协理六宫的钟贵妃收押了起来。

圣上还在病中,皇后又醉心佛堂常年不理事,后宫乱成一锅粥。

孔淑妃原是永宁候府的婢女,因被微服出访的圣上酒后宠幸了而带回宫中的。老永宁候孔煊是个向来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人。虽然当初圣上为保颜面,让那婢女冠孔姓,以候府庶女的身份入的宫,但孔候爷却从未以外戚自居。

宫妃风光时,娘家或许还可以低调行事避风头,可是,这等□□宫闱的大罪,孔候爷坐不住了,他上折子请求三司会审,把案子查个水落石出。

兹事体大又涉及后宫,没有圣上的发话,三司不能动。

吕太傅直觉这是栽赃,暗中查探后,种种迹象表明,幕后主使者很可能就是钟贵妃。他极力游说二皇子,让他从中周旋,把事情揭了过去:

到目前为止,大皇子并无争位之心,且是实打实的大孝子,若是他得知生母受辱,必不会善罢甘收。

说来容易,可是泼出去的脏水想收回来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