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小户人家,自有当家主母亲自管束。
但谢爷这里什么都没有,先前就两个洒扫婆子,都是交由李婶看着提点的,而且,阖府就他一个不太着家的主子爷,平常确实也没有多少事要做的。
现在,忽然多了上十个仆人出来,真的是人多活少,若是分配不当,就是一堆人站那大眼瞪小眼了。
阿媮虽然以前听过管事姑姑对养花阁姑娘一套套的训导说辞,也见识过柳妈妈八面威风的训话,可,她觉得自己不想、也做不来那样。
琢磨过后,她依着自己有限的见识,跟他们大致说了几点基本的要求,然后就把人分派了出去:三个婆子交给李婶带在厨房帮忙,两个小厮暂时跟着莫叔跑腿,四个丫环则留在屋里使唤。
丫环们的年纪,阿媮也是思量过的:如果是正经闺阁女子,及笄后就会开始议亲,但卖身为奴的,主家大多都会留到双十之后再指给府里的小厮或另行婚配。她想着,年龄太小,办事不牢靠,年龄太大的,又马上要许人了,都不妥当。
所以她选丫环时,除了一个才十二岁外,其余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
一般来说,主子都会给身边的下人赐名,阿媮之所以能保留自己的名字,也是因为养花阁的姑娘迟早都要送出去的,送礼的最高境界,是‘不留名’。
推已及人,阿媮觉着,虽然卖身为奴,但能保留自己的名字,也算保留一点为人的尊严,反正谢爷完全不管,她便也没有打算再费神去给他们另外起名了。
唯有十二岁的那个叫招娣的小丫头,转身就来求她:
“姑娘,您随便给奴婢另起个名字吧,我父母是因为希望能生个儿子才给我起名招(娣)弟的,可是,叫了这么多年,也招不来弟弟。他们便把罪责都怪在奴婢头上了,既然他们都把我卖断了,奴婢也不想再白给他们招儿子了。”
她嘴里念念有词,这么悲伤的事儿,愣是神色生动地说出几分喜感来,
“要是姑娘嫌麻烦,叫奴婢招财也行,进宝也好,反正就是不要招弟了,给姑娘招财进宝岂不是更好?”她说完就眼睛发亮,咧着嘴儿仿佛都被自己的聪明震惊到了似的!
虽然才十二岁,但个子倒是不矮,就是瘦得跟豆芽似的,皮肤被晒成了麦色,此时笑起来眼睛就眯成一条缝,露出两颗雪白的小虎牙。
阿媮都被她逗乐了,“那好吧,你容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