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页

谈吐行止也有礼有节, 难怪一来便把清黛和素唯都从南太夫人身边挤了下去。

过后待南太夫人和丁夫人这对十几年没见的老姐妹把要紧的旧续完,杨润也成功入了南家家学,清黛清照便来了南家跟着丁夫人学规矩。

比起酸腐势利的仇生和讲学深广却晦涩难懂的方之恒, 丁夫人的课显然更加吸引清黛。

她不以书中的大道理照本宣科, 而是将她从前的所见所闻当做故事挑挑拣拣地说上一些,再身体力行地给三个女孩儿一遍一遍地示范, 耐着性子手把手地给她们指点。

三个姑娘里有两个原就长在京城, 另一个更是被迫在宫里耳濡目染了十多年,学起来也便都不慢, 午饭时便常常听她和南太夫人夸她们有气派。

陪在一旁的杨润也会时不时地凑趣两句, 话说得又有分寸又把三个妹妹都夸到了位,惹得南太夫人和丁夫人开怀不已。

日子越长, 南太夫人就他愈发满意, 经常在姑娘们和沈猎下去午睡后还拉着他问长问短。

至于沈猎, 他从头到尾都只是安静地坐在角落埋头扒饭, 吃完就睡,睡醒就继续去家学听课,丝毫不受影响。

够宠辱不惊,够沉得住气。

“原先不是说好只沈家哥儿一个,再没旁人了么,怎么如今又多出来个杨家的?”

近期因为思子心切,情报严重滞后的江氏趁着清黛和郑氏在花园里陪南素容晒太阳时问。

南素容连忙就要开口替娘家解释,却被郑氏不动声色地拦在了后头,“杨家哥儿就是丁夫人的孙子,对南家来说,自然与丁夫人是一般的;再说,南家的唯丫头也到岁数了,我瞧着南老太君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

江氏见她维护儿媳妇,越发看不得她们婆媳要好,眼红时嘴巴也不饶人:“这杨家的哥儿虽不比京门子弟,但再怎么说也是杨家的长子嫡孙,丁夫人的心头肉,眼愁着马上就要有前程了,哪是那唯姐儿一个庶女能高攀的起的?我说三嫂嫂,你可别是乱点鸳鸯谱了吧。”

南素容为人敦厚,对素唯也从无嫡庶偏见,一直都是把她当成一母同胞的姐妹对待,听她遭人背后议论出身,不高兴也是必然,“唯妹妹虽是庶出,但早已记到了我母亲名下,又是自小养在祖母身边的,自然与寻常人家的庶女不同,丁夫人与祖母交好数十年,想必也不会在意这些身外之事。”

“也是,璇州杨家说来也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门户,若能娶到南太师的孙女,便是庶出,也应该是他们高攀才对。”

江氏话里有话地笑着说,低头喝完最后一口茶又继续听她道,“只有到了这时候才知道咱们家的好处,男人不纳妾室通房,不搞狐狸精,家里的孩子各个都是明明白白的好出身,谈婚论嫁的时候也用不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容儿啊,你能嫁进来还是好福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