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页

不过也罢了, 与沈猎有关的事, 她本来亦无甚能与外人道的,人气走了也好, 省得她还要现编故事。

转念想想, 沈猎性子虽冷厉,但模样生的却是不一般的好, 当年他发迹以后, 京城里也是数不清的千金小姐将他视作梦中良人,全然忘了从前是如何轻贱他的。

而莫书岑正值情窦初开的年纪, 又没去过京城, 对他的过去自然知之不详, 能够在这时候就相中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不过, 但凡一想到沈猎会被这样性子的姑娘瞧上清黛就觉得好笑,甚至还开始期待他从白夷人那儿回来以后,又会怎么应对人家的这份心意。

没一会儿莫准和柯士康便又来邀她出去钓鱼了,她正是一心贪玩的时候,拿起鱼竿鱼篓转头就把莫书岑的事儿忘了。

日子眨眼来到了正月十五,柔夷人不过元宵,只将这天当作小年。每年的这一天,莫府都要敞开大门,接见款待各个山寨前来拜贺的使者。

个别离得近的,来的直接便是寨主,这些人不乏与莫府沾亲带故,上门的时候常常拖家带口,一般都要坐下来用过中饭才走。

拉拉杂杂少说也有百号人物,他们此行一方面是来拜年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与莫府商议不久以后三山祭典的筹备工作。三山祭典乃是柔夷人一年一度的大日子,事关重大,是以头天清黛她阿嬷就特意嘱咐过家里几个孩子不让出去玩了,都得留下来待客。

这是莫府一直以来都有的规矩,便是淘惯了的书琴也没什么怨言,一大清早就穿戴整齐,兴冲冲地跑来清黛的院子找她一块吃早饭。

清黛原在京城的时候就不是勤快的,回了莫府以后更不用守晨昏定省的规矩,整个人都松范了,有时睡到日上三竿也不见得有人敢说她。况书琴虽小她好几岁,但小姐俩却极为投缘,清黛走哪儿她都要跟着,自然而然的,就担负起了每天叫清黛起床的任务。

好在清黛知道今儿是大日子,昨夜提早歇下去,今晨便也没耽误地起了个大早。书琴来时,她院儿里已经在传早饭了。

她这儿的吃食除了柔夷特有的米干糍粑,时不时也会叫人或自己上手做些中原点心,书琴嗜甜,在她跟前连着吃了几天,一张小巧的瓜子脸都渐渐盈润了不少。

早饭用过不久,罗氏萍便遣人过来,道是柯士康与莫坤都已经去了前院,后宅这边须得她们姐妹几个过去会客,清黛和书琴便也不再磨蹭,起身理了理衣裙便出去了。

走过莫府千鲤池上的九曲桥,穿过三道半月门,就是莫府内宅女主人罗氏萍的庭院。

还没进到院中,清黛便已经听到从里面传来的阵阵说笑声,嘈嘈错错,像极了百鸟在朝见凤凰之前的聚会。

清黛和书琴一道进的门,院里占满了各个山寨寨主的内眷,清黛很多年没回来了,许多人都不记得了,从院门到厅堂的这一截路上,还得靠著书琴在旁边像只小黄鹂似的帮她引荐介绍。

终于走到檐下,敞亮的厅堂内亦是坐满了人,但像这些能坐进屋里的,当然就更有份量了,不是出身几个大寨,就是莫府近前的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