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

“偏我倒霉,有你阿娘那个蠢的做妹妹便罢,还同你担了一层姨甥之系。但凡你有个什么,太后便总来盯着我敲打,逼着我与你划清界限。

“不过你真的不必担心,这些年柯家跟着太后与圣上分庭抗礼,好处没捞着几个,钱财人手却赔出去不老少,去年还把康哥儿他二叔也给折进去了,为此,你姨父和康哥儿也早都合计过了,再这么跟着太后和圣上闹下去,迟早要把整个柯家都赔进去,倒不如效仿康哥儿他三叔,老老实实做个忠君之臣。只不过…就是不知道圣上肯不肯给柯家这个机会。”

清黛一边听,脑筋一边跟着转,等她说完便很快有了想法:“姨父八面玲珑,康弟文采斐然,今上本就惜才爱才,倘若柯家肯低头,今上自然喜闻乐见。何况,我想当初今上之所以默许龚家将巧儿妹妹嫁给康弟,便是动了拉拢之意了。”

柯姨妈却轻蔑地瘪了瘪嘴,“君心深似海,你说的这些揣测我可一概不知,你也不必费力解释,解释了我也权当没听过。最后究竟是个说法,也都是他们男人的事情,我身为内眷亦没插嘴的份儿。

“至于你,你只消明白我夹在中间的难处,别再到我跟前来找晦气就行。今日出了前面

那道门,咱们依旧是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别再来充亲戚装和气,彼此牵累。”

“那还请恕晚辈无理,这话晚辈也原封不动地送还给您。”

话说到这里,虽也谈不上和解,但清黛好歹是把柯姨妈之前种种的前因与动机了解清楚。

且只要中间不再横生枝节,她确也会如她所言再不与清黛为难。

毕竟上一世的时候,柯家确是在柯绍兴伏诛后有了动摇。尤其是小辈里最有出息的柯士康,便曾在某次入宫给太后请安时主动出言奉劝太后与宋祈化干戈为玉帛,彻底还政于君。

虽然说最后他是被太后打了一顿扔出宁寿宫的,却也算是将柯家的态度摆在那儿了。

只是宋祈多疑,即便如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也不敢轻易重用柯家除了柯老三之外的人。

直到宁国府的势力逐渐壮大,宋祈太后之间不得不暂停内斗,一致对外,柯士康等柯家的后生们才得到启用。

但这只是前时的柯士康没有娶到龚灵巧、清田令未曾成功施行、异世女被宁国府扶上贵妃之位、掌控内宫以后,才生出的一系列连锁因果。

这辈子清黛为了不再重蹈覆辙,已经做出了许多努力,且也不曾进入后宫,很多事便没有了发生的条件。

并且关键之处更在于,上一世柯家为柯士康求娶龚灵巧时,是被宋祈令沈猎从中作梗,坏了好事的;而这一世他却没有这么做,甚至还命人为小夫妻备了贺礼,态度已然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