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页

清明节已经过去,生活还在继续,宋辰又开始为顺利迎娶李秋娘做进一步的准备。

从平时蒋氏给自己的印象,和李秋娘偶尔在交谈中提到的只言片语中可以看出,蒋氏爱财,是希望能把李秋娘嫁给富贵些的人家的。

自己家虽不算贫困,但也绝对称不上富贵,不过是每日卖卖包子,能赚多少钱?

这些年他平日里省吃俭用,偶尔得空也会去一些店里帮忙做些小工,也攒下了一些银子,正巧前几日街尾那家酒楼的老板因为经营不善,最近又急需用钱,便准备将店铺转让,他准备把店盘下来。

其实那家酒楼也不完全算得上是经营不善,街尾本就较为偏僻,平时那里的人就少,加上酒楼里有的不过是些平常的菜式,会去吃饭的人自然就不多。

因此也就赚不了什么钱,每月扣去采买的钱和伙计的工钱,也就是勉强保持收支平衡。

正因为这种情况的存在,此次酒楼老板转让铺子,多的是些看热闹的人,并没有多少人真正愿意出钱买的。因此老板将价格一降再降,也因此让宋辰捡了便宜。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宋辰与酒楼老板谈妥了价钱,宋辰将自己这些年来的积蓄大部分都拿了出来,还是差上一些。

若是将剩下的钱也拿出来倒是够了,可是盘下铺子后还需要装修整改,聘请伙计大厨,这些都需要钱,他必须留下一些。

对此宋辰提出了两个方案。

要么宋辰先写个欠条,待日后有了钱再还,要么,送给一成利润给酒楼老板周某,以后每个月能拿酒楼的一成利润。

在宋辰的看来,周老板选择第二种更为有利,他有信心能将酒楼经营好。

周老板本就是因为急需用钱才卖的铺子,宋辰付的那些银子已经足够他解燃眉之急了,剩下的他倒是不急。

虽然意属于第一种方案,但在宋辰的劝说下,将信将疑的选择了第二种。

两人的意见达成一致,于是当场立下字据,各自签字画押,宋辰一手交钱,周老板一手交房契,交易成立。

买下了那家店面后,宋辰回家将这件事告诉了宋老爹。因为担心宋老爹不同意,这事他是先斩后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