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安定书院一向在秋季招生,此次因故提早了数月,这是宋辰在桃花节上,无意间在几个安定书院的学生的讨论中听来的。不然他也不会如此草率的就将那家酒楼买下。

因着安定书院的招生,大量前来书院求学的学子涌入菰城,一时间菰城的各个酒楼客栈人满为患,供不应求,即便归林居地处偏僻,仍是来了不少文人学子。

本是无奈之下不得已来到这偏僻的酒楼吃饭,谁知这酒楼无论是风格还是菜式,或是窗外的景致,竟都意外的和人心意,博得了前来吃饭的学子的不少好评,就此在文人间流传开来。

在那些文人口中,归林居成了交流各自学识的好去处。

酒楼有了名气,客流量自然不用再发愁。虽说没有络绎不绝,却也不复当初的门可罗雀。

每日里总会有些文人前来,对着窗外的四君子吟诗作对,在墙上留下墨宝,或是兴致一起弹奏一曲,期间自然少不了吃食与酒水。

不过短短两个月,归林居的收益便把宋辰先前买铺子的钱给赚回来了。

当宋辰将那两个月的一成收益,交到处理完了事务回到菰城的周老板手上时,周老板很是惊讶。

他没想到那家酒楼竟然真能起死回生,又不由有些庆幸自己当初听了宋辰的话选了第二个方案,如此酒楼的生意越好,自己每月能到手的银子越多,如此算来可比第一个方案合算多了。

酒楼开始盈利,包子铺自然也不开了,宋老爹本不愿,只是听到宋辰让他酒楼帮忙,也就不再坚持了。

如今酒楼的生意不错,又有宋老爹看着,只要好好经营就不会出什么问题,不需要过多担心。

于是李秋娘的事又被提上日程,父子俩都觉得可以去找媒婆去李家说亲了。

这两个月宋辰虽然忙着酒楼的事,对李秋娘那边也没拉下,在李氏夫妇面前刷够了好感。

既然决定了,那便不再耽搁,宋老爹即刻去了一个风评不错的媒婆家请她去说媒。

至于没什么没请那个最厉害的媒婆,是因为她先前替章平向李秋娘说媒的事,让父子俩对她都提不起好感。虽说她只是拿钱办事,但不妨碍父子俩不喜欢她。

正如宋辰预料的那样,因为章平那次的事和几个月前关于李秋娘的流言风波,媒婆到李家上门替宋辰说媒,并没有受到过多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