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机灵的流光应话道:“爷听罢莫姑娘回乡缘故,十分支持她,只说她在京城失了个亲兄长,多了个义兄长,假如在家乡受了委屈,大可以写信给他求助。爷说女大当嫁,祝福莫姑娘这个妹妹奔赴所爱,一切顺遂。奴婢听着,好像没有依依不舍的意思。”

管家插话说:“禀夫人,爷本来准备从府里拨出六百两银子给莫姑娘回乡安身,后来说您已经送了首饰,夫妇一体,他便令老奴留下银钱,等您回府了再行安派。”

“我不是你们府的夫人了!管家,别跟着你们主子胡叫。”陶心荷随意嘱咐一句,却没有多加纠缠。

识书补了几句莫七七回乡的安排,两三日后,管家带着四个男女仆从,顾家二房的两个庶子等人一起送莫七七回去确州。新顾府的一男仆、一女仆就地留给莫七七使唤作伴,其他人总要看看那位“张哥哥”、托付了人,再行返京。

陶心荷听罢,觉得没什么不妥,随意点了点头。心底有些惋惜,这个姑娘很是与众不同,如同生命力蓬勃的山野小花,别有趣致,以后见面不多的。同时还有丝松快,她不敢细究根源。

顾凝熙接下来写的内容,令陶心荷觉得,这个男子真的与她印象中的人不一样了,有了皇上近臣的味道。

一是说到皇上近期将对工部架构做些小小调整,顾凝熙请“荷娘”提醒“陶叔”陶成,事不关己莫开口,千万不要被同僚撺掇去反对这个人事上的改良,触了皇上霉头。

此处文字写得周全,顾凝熙是这般消解高高在上的指点嫌疑的:

“我敬仰陶叔醉心匠作,一向不闻窗外之事,想来工部的变动于陶叔无涉,我多余揣测陶叔而已,但求荷娘转述,搏陶叔一乐也可。”

第二件事的用词就克制谨慎很多,顾凝熙写道,他近日才从堂妹顾如宁处听闻,前妻妹陶心蔷将与武将陈家定亲。

顾凝熙建议暂缓走礼,说原因涉及到陈家父亲在职的任意妄为,怕影响子孙。

大概尚未事发,而且留诸纸笔总是把柄,顾凝熙没有过多着墨。

令陶心荷意外的是,顾凝熙还特地写了一段为程士诚说好话。

“荷娘,我知程伯爷是为妹妹亲事大媒,请莫迁怒于他。他赋闲多年,对于昔日旧友如今为官动向不甚了了,也是情有可原,想来并未故意坑害蔷娘。

以我浅见,妹妹年纪尚轻,不妨等待三四个月,以观武将整顿后续,再做计较不迟,请荷娘慎之慎之。”

不知为何涌上心头的是好气又好笑的情绪,陶心荷用食指轻轻点点“赋闲多年”几个字,仿佛感觉看到了压下敌手的雄孔雀开屏,意气风发、耀武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