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母一听就知晓余氏生了气量,可也总算是把话题而扯开了,她只能当作不知余氏的怨气,愁眉苦脸的掏出了纸笺,然后向余氏递了过去,“余娘子,你且瞧瞧吧!”
余氏堵着气,一把拿过那指笺,然后打开一瞧,那上面写的竟是一只签文,下下之签,姻缘驳杂,恐碍生机。
余氏淡扫了一眼,只觉得这上面的字碍眼的很,索性将纸笺直丢在一旁茶墩上,直视喻母,“夫人,这又是什么意思。”
“纳吉上闹了那一出,我们正待商议此事该如何决断,便传来消息,上头欲查羊城军需,所以这才未能登门造访,这几日心神不宁的,上陉安寺礼佛之际,听闻寺内来了皇觉寺一高僧,便想求上一签,以慰心安,哪曾料想,竟问出了下下之签,当是骇的我寝夜难安啊!”
喻母抚着胸口,一脸的心有余悸,却又不敢于余氏对上视线,显然心虚的很。
不过,那高僧信誓旦旦,只要解了婚约,一切灾祸便可消弭。这般想着,她又生了几分硬气。
“这话说的,议定两家亲事之前,陉安寺不还拿着两小儿生辰八字,批了个天作之合,如今这才过了多久,就成天煞怨偶了。说到底,还不是心中生了结。”余氏就是听不得旁人说雁西命格不好,忍了忍,却仍是没忍住出口嘲弄了几句,见喻母面上的神情越发尴尬,心中这才舒坦了几分。
她饮了一口茶水,平了胸中郁气,“你也知,雁西是我从小骄纵着长大的,看不得她受半分委屈,你既心中扎了刺,就算我强硬着要将雁西嫁入你喻府,只怕你也不会待她如从前,她活不安宁,我这心里更揣着气闷,既然如此,倒不如早生了断,还能保了两家情谊,你说呢?”
余氏这话,是应了?
喻母心有窃喜,却又一脸哀重的叹了口气,用帕子拭了拭眼尾,抽泣一声,眼中竟泛开了泪水。
“雁西是个好的,只可惜我喻家没这个福分……”
这虚伪的寒暄客套,瞧在余氏眼里,越生碍眼,她打断喻母呼之欲出的恭维,淡淡道,“雁西的庚帖可带来了。”
“在这呢?”喻母抽了抽鼻子,不好意思的捻袖擦了擦,掏庚帖的手速飞快。
余氏接过庚帖,抬手抚了抚庚帖上的烫金大字,瞧也不瞧喻母一眼,说出的话看似温和,却容不得喻母半分拒绝。
“两家能结姻缘,也算是一种福分,你也曾说过,雁西是你眼看着长大的,那她和阿策的情意,你也应该瞧的分明 ,今日你我把这事办了也就办了,但切不能在两小儿跟前说漏了半句,夫人,可应?”
“余娘子这话,我有些不明白?”喻母还未从欢喜劲儿中回过神来,便被余氏的话给绕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