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二人虽然道不相同不相为谋,但不影响周策安欣赏他处事的坦率,“斗了这些年,总算有机会能好好谈一次了。瑞成兄,前面就是胡肆,可要移步?”
“不了,就在这里。”裴彦麟望向对面的宫城,面上的不耐深了几分。
他知道这人于颜面名声的重视,于是难得和他在无意义的客套话上继续浪费口舌,“怎么,元定兄还忘不掉前尘,一回京就马不停蹄地直奔旧人。”
“她忘不掉我,就像你放不下她一样。”
这一句直白的言辞引来了裴彦麟的侧目。周策安目不斜视,和他对视,也是无形的交战,“得不到的才会是执念,这一点瑞成兄应该深有体会。”
在他望不见的眼底,周策安还是看见了愠怒。那果然就是他一辈子的软肋。
裴彦麟眼角轻剔。心道不愧是拿捏人心的周策安,和什么样的人说话,他就用什么样的方式。
所以,他没有说错,甚至一针见血。执念就像他追逐的这些年里,停不下的脚步,千疮百孔的心。他想放下,身体可以,心却不行。苏星回早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如何放得下。
“爱她不够深,才讲得出这种话。”裴彦麟斜睨着周策安。
“我承认,只是——”周策安暗窥一眼,话锋一转,“宴春台上一回顾,就让裴家三郎担了强取豪夺的名声。自污其名,值得吗?”
“某做的事值得不值得,何时轮到外人质疑。”裴彦麟不在乎身外的名声,被人如何议论。但如此轻贱他不惜名声娶回的女人,那就不能容他轻狂。
“宴春台上,你说周家在和苏家议婚,我便歇了心思。我为何背上横刀夺爱的名声,还不是你再三欺骗利用她对你的真心,让我无法再自欺欺人。你自称大丈夫,行事却有哪样是磊落光明。”
那些被人嚼烂的陈年旧事,外人只道他裴彦麟是作梗之人,殊不知这位周策安最会审时度势。他在苏家遇到难关时,第一件事便是着人去苏家退婚。
知道这事的人不多,但不多的人中就有裴彦麟。
这个人偏偏背下这个名声,忍住十余年。即便他不去解释,可他就这么悬在那儿,时不时就来提醒他。他周策安,是个把脸面名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彻头彻尾的伪君子。
周策安这半生,唯有这件事过不去。但他依然不肯承认是自己的问题,“人生不只有情爱,我是周家寄予厚望的宗子,富贵利禄,名望地位,我不能只要儿女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