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眸子闪了闪,缓缓道:“不急,徐徐图之。”元家和许家的祖宅不是皇帝一句话收了就真的要不回来了的。朝中局势变幻莫测,元家在朝中的关系盘根错节。听说近些年,边境也不甚安稳,皇帝正是用人之际,元家复起还是有可能的。
凌霄园忽然要整修的消息传到了迎春院,秦姨娘不可置信地看着李嬷嬷,纳闷道:“这消息确实?”
李嬷嬷也皱眉道:“确实。今日下午,梁妈妈出去了一趟,就带回了几个女匠人,说是整修凌霄园的。现在,已经开始动工了,瞧那样子,是要大整修的。”
秦姨娘冷笑一声,道:“且不管它,到时候结算工钱,我可不批对牌子,我看那病秧子如何丢得起脸面。”
李嬷嬷应了一声,这昌宜伯府所有的用度银子都在迎春院手里掌控着,秦姨娘不批对牌子,账房就支不出银钱,丢人的,可是凌霄园。
凌霄园几个女匠人起早贪黑地忙着,园子里的下人也都进入了年前的忙碌中。不过十来天,破败不堪的凌霄园便面目一新起来,真正的有了当家主母院落的气派和荣华。
当凌霄园修整完了,只剩下几个花匠修剪花枝,工程接近尾声的这一日,正是每年秦姨娘与各店铺生意掌事对账的日子。
昌宜伯府前院大账房。
秦姨娘端着手里有些发凉的茶碗,脸色很不好看。那地上站着的一个个掌柜都是一脸无奈。他们当中,有一大半的人都是新提拔上来的,亏损的黑锅直接推给前一任就得了。
茶道的负责人是个年近六十的老人,名叫元盛,祖上几辈子都是元家的家仆,到了他这一辈,已经可以掌管茶道,是个厉害的角色。此刻他走上一步,躬身向秦姨娘行礼道:“姨娘,茶道今年倒是大丰了,只是,有一批船队上个月在运河的时候,被河道打劫了,连船都被烧毁了。此事我派人来与姨娘说过。”他顿了顿,之后继续道:“所以,今年,茶道的收成,只有七千两盈利,不过是只能养活手底下的人,交不到伯府了。”
秦姨娘脸色沉了下来,道:“怎么才七千两!”这茶道这些年来,每年的平均盈利最少也是十几万两银子,多的时候,几十万。
第五十五章 回避
元盛褶皱的脸上透露出艰难之色,叹了口气,摇头道:“今年也是我接手茶道以来,最少盈利的一年。”话说完,便退回到了人群之中,看样子,不愿意再说什么了。
秦姨娘脸色阴晴不定,这个元盛,越来越倚老卖老了。她早就有心将人换了,可不管谁,都接不下茶道这条路。因为茶山的人,只人元盛,所以,若是没有元盛,那茶山的茶,便运不到京城来。茶山在安徽的太平县,她根本够不到手。
盐道的负责人是一个四十来岁的壮汉,名叫元震。元震早年是私盐贩子,有一年贩私盐的时候,差点被官兵打死,半路上被元家的盐道队伍救下,从此便留在了元家。没想到这些年过去,居然成了盐道的负责人。